本报讯 (记者 王钰 童亚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式现代化。郑书记,您觉得在我们农村,中国式现代化到底是什么?”10月24日上午,在华埠镇联盟村,十几位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聚集在移民文化展示中心,一同聆听一场特别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
主讲人是原金星村党支部书记、现华埠镇“金色”党建联建负责人郑初一,与他对话的是他的徒弟、联盟村党支部书记陆燕。
联盟村村域面积大、人员较分散,是个缺乏产业、发展受限的移民村,前几年,村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土地抛荒现象严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如何让村里1200多位村民的向往“变现”?陆燕以对话的形式现场向郑初一取经。
“在我看来,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我们农村,就是要很好地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2006年8月1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金星村调研,嘱咐村民们:“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就是新农村。”十六年来,金星村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当作发展的“金钥匙”,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06年的不到1万元,发展到2021年的200多万元经营性收入,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