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金溪文苑

美食开化 或者江湖

徐俊民

开化的美食名声在外,这不是开化人的自吹自擂,只管放眼望去,看看全省各地大大小小的开化饭店就好了。

这个世界,自吹自擂的事情那么多,真相变得尤其可贵。可在吃这件事上,似乎是吹嘘不了的,因为你再怎么吹,也是很难欺骗食客挑剔的嘴。所以,吃的事情,每个人内心的想法总是真实的。

说开化菜好吃,开化人是可以引以为傲的。自古天下菜系八门派,处在浙江地域内的开化菜却不属于浙江菜,自然也不能归到川菜、湘菜、粤菜等门下,所以,开化人说开化菜是中国的第九大菜系。

这也恰恰说明开化菜的独特之处。这就好像是一个武林高手,他功夫了得,却说不清师承哪一派,而是每个门派的功夫都会,又独树一帜。开化菜的成功正在于此,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摆架子,不墨守成规。这是开化人的性格基因,也是开化菜的成功秘诀。

开化这块土地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它的每个乡镇,甚至一个自然村都可以有自己的方言和生活方式,因而开化的每个角落都有可能形成本地特有的地方美食。

开化菜包容了各地美食特点,它不同于浙江菜的清淡,不同于福建菜的鲜香,不同于安徽菜的浓郁,不同于江西菜的重辣。它将各个菜系的特点加以融合创新,不讲门户,不论高低,能为我所用,便是道理。

所以,开化菜没有门别之争,好吃为上。说到底,开化菜可以算是一种江湖菜,它出身于山野乡村,不求派系,自成风格,煎炸烹煮,要的是入味入心。

凌红兄游走于开化的各个角落,将开化的各种美食记录下来汇集成册,取名《红尘味道》。这既是对美食的钟情,更是对生活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深挚的爱。

我想钟情于美食,其实是一种人生的况味。那么,行走在美食的世界里,便是遍尝红尘之滋味。青蛳的微苦、藠头的酸辛、清水鱼的鲜润、炊粉的软糯,谁能说它不是一种人间至味呢?

味道,真让人说不清,它多么奇妙!一种食材,不同的处置方式,甚至不同的心情,都会变幻出不同的口味,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也不为过。因此,我想,美食的灵魂,不是食材,而是制作它的人。

漂泊在外的旅人,无论身处何地,最忘不掉的可能是母亲的那一碗炒饭,或者一盘青椒炒肉。美食只有倾注了人的情感,才有了意义。凌红兄的这部集子里,像《东花生炒肉》《贤花馄饨》这样的文字是我最为喜欢的,我甚至想,生炒肉必须让“她也曾貌美”的东花来炒,才配得上“味道”二字。馄饨必须让“四十来岁,刘海齐眉,鬓角的发丝往耳后扣,扎围裙,长相纯朴”的朱贤花来包,才算得上是好馄饨。还有他的《父亲的包子》《母亲的糯米饭》《丈母娘的红烧肉》……

可以说,美食不仅仅在一个“味”字,更需一种入“味”的情感。文字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红尘的味道必须得有温暖的文字才能传递出来,凌红兄的《红尘味道》让美食之味与文字之味相得益彰。

美食如江湖,文学亦是江湖。

2024-03-28 7 7 今日开化 content_441553.html 1 3 美食开化 或者江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