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色美食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清明节奶奶亲手包的清明粿。在绵绵细雨中,飘散着清明粿无与伦比的鲜味。
包清明粿得提前一天准备食材。我们家包清明粿,用的是刚挖来不久的春笋,自家腌的腊肉和豆腐,以及最具特色的艾团。在包清明粿前,我们的准备工序,就是将春笋、腊肉、豆腐切成丁,将香葱切成段,和茶油搅拌在一地起,就成了“春天的焰”。
要开始和面团了。先将用大米制成的米粉在盆中堆成小山的模式,从顶端倒入滚烫的热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待米粉与水全部黏合起来,倒入案板上,趁热不停地揉搓。待揉开后,往其中加入艾团,原本白花花的米粉团瞬间变成了绿色,如同“宝石”一般。
接下去就开始做粿了。将粉团以“均匀”的标准揪成团,揉成碗形,将馅料包入其中。在放馅料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握米粉团的大小,放多了容易破皮,放少了会影响口感。最后封顶,压成棋子状,就可以上锅蒸了。
蒸熟的艾果色泽透亮,色如翡翠,白粿形如白棋子,皓似白玉。一口咬下去,清明粿在嘴中如花儿般绽放开来。春笋香脆可口,腊肉咸鲜回味,豆腐软烂如绵,鲜美的味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传说,太平天国一位将军被清军追捕,逃入一村庄,被一位村民救下,安置在村外的一个山洞里,每天为将军送去吃食。后来村口被清军拦截,对每位出村口的村民进行严格检查。有位村民偶然发现艾叶可以染色,便将其煮熟,将汁水挤入面团中,做成青团,放入草堆中带出村去给那位农民起义将军。艾粿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传下来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那阵阵艾香,在雨中飘散,令人难以忘怀。
开化县天地小学
六(5)班 汪方钰
指导老师 叶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