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翠光阁

鸡鸣山,不老的记忆

◎林瑛

鸡鸣山,坐落在灵山港东岸,与县城隔水相望,古塔高耸,危岩壁立。鸡鸣山之名,得于北宋吕防的义举。吕防于嘉佑末在鸡鸣山设义学,一日登山,闻鸡鸣棘丛中,偶得金十数镒,他全部交于官府。后人为褒其义,以“鸡鸣”名其山。

记忆中,第一次知晓该山之名,是我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只记得那是个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父亲带着两个弟弟登鸡鸣山顶练习南拳。那次父亲竟也难得地叫上我,站立在山顶的古塔下,我便知晓了这山叫“鸡鸣山”。也有人因古塔的缘故称其为“宝塔山”,不过,在我心中至今还是觉得“鸡鸣山”更有诗意些,那可是充满了一个个传奇故事的山名哦。

小时印象中的鸡鸣山,并不觉得她有多少风景,倒显得有些荒芜。满山坡长着松树,只是那松树长得并不高,林子中隐隐约约露着一座座乱坟,走在幽静的林子里,心里还莫名地有点害怕。好在父亲也算得上是个村子里为数不多的“秀才”,他能边走边如数家珍似地叙说着鸡鸣山名的来历啊、典故呀、传奇故事等。让我们兄妹几个听得如痴如醉的,竟未想到这么一座看来普通且荒芜的小山,竟有如此凝重和神圣的底蕴。尤其是父亲娓娓道来的那些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更是让我肃然起敬,其中的《鸡鸣秋晓》,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括苍北麓涧流长,曲绕灵山到下方。岩号鸡鸣开晓梦,地乘龙德应文光。土人好客枫林醉,邻寺催吟桂子香。凭吊神仙赵缘督,逍遥不觉度清商。”父亲当年的“无心插柳”之举,却在我们姐弟几个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长大后,我的二弟林峰竟成了名诗人,我也爱上了写诗。

随父上鸡鸣山顶习拳的岁月,一直伴我走到了高中毕业。随着年岁渐长,我对鸡鸣山的情怀也渐浓,只是当年心中不解的是:如此一座极具厚重历史的风水宝地,老祖宗留存下来的宝贵财富,怎么就被人们久久的遗忘,任其自生自灭……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龙游古城迎来了县制恢复,1985年,为了有效保护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鸡鸣山,政府以依山傍水、历史悠久的鸡鸣山为背景和画布,建立了“鸡鸣山旅游景区”。为提升景区品位,还有选择地把散布在龙游县境内原生环境遭到破坏、难以就地保存的优秀古建筑,搬迁复古明清古建筑30余座;曾寂寞散布在龙游各地沧桑伫立了数百年而年久失修的宗祠、戏台、店铺和牌坊等,也集体式地搬迁到鸡鸣山脚下,成了比邻而居的邻居;2016开始,政府又投入巨资,打造了闻名全国的聚宝古街。华灯初上,龙游民居苑景区的聚宝古街,只见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往来游人穿梭在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群间,在这里,灯光与景观、创意与科技、古街与民居完美融合,美不胜收。

“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作为从清代就开始命名的龙游十二景之一的“鸡鸣秋晓”——鸡鸣山,如今已绣成了一副活生生的龙游版“清明上河图”。连年来,众多的电影、电视剧常在鸡鸣山民居苑选景拍摄。

鸡鸣山,终于迎来了她的春天……

2020-01-06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64219.html 1 3 鸡鸣山,不老的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