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栽下“梧桐树” 结出“致富果”

记者 陈忆金

4月的石佛乡大力山村,收获着丰硕的果实。海拔940米的高山上,云雾缭绕。在白茫茫的雾气里,70多名村民正在采摘白茶。云沐农场180亩高山白茶品质佳、上市早,每公斤价格比市场上的普通茶叶高200元,好生态带来好效益,采茶的村民每天有130元的收入。

大力山村是我县的高山“控制村”,平时有70%的村民下山打工,留在村里的绝大多数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年老体弱、缺少技能,增收能力普遍不强。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吸引青年回乡创业带动村民持续增收,成为大力山村需要突破的难题。

为增加高山旅游资源,也为了吸引人才回乡,该乡去年把价值25万元的一批杨梅成龄树赠送给了大力山村。“这能培育采摘游产业,吸引游客,帮村民增加一定的收入。”石佛乡高级农艺师方延山这段时间常上山管理果树,作为大力山上首次种植的果树,他希望这片已经长出小果实的30亩高山杨梅基地,不久后能够迎来首批采摘游的游客。

从2002年村集体收入70余万元,到目前村集体收入达200余万元,大力山村在开拓下山机耕路的同时,开启了一条敢闯敢试的高山生态致富路。变“输血”为“造血”,在该乡党委书记方敏华的办公室里,全乡的旅游资源图一直牢牢地挂在墙上。他介绍,这些年,乡里把大力山村、三门源村和西金源村等旅游景点陆续串点成线,形成的区域旅游效应已初见成效。“去年这几个村吸引了游客达2000人,毛收入就有100多万元。”

靠山吃山,持续发力。大力山村今年还新建了游步古道,有机串联了村内的景点。村里还计划继续做好土地流转,再打造1000余亩的黄茶种植基地和黄茶加工厂。最让黄金土高兴的是,今年有在外的村民提出回村创业的意愿。“他们在外面打工每年能赚10万元左右,我们在家里也能赚到。如果他们回来好好经营,村里的经济效益能更好、乡亲们也能赚更多。”

2020-04-14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62168.html 1 3 栽下“梧桐树” 结出“致富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