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根林
又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喜欢美食的我,最先想到的是粽子,那是母亲亲手包裹的“端午粽”,带着箬叶的悠悠清香,裹着浓浓的亲情,年年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念之弥新……
我的老家在龙游北乡,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裹粽子的习俗。
记得头一次吃到父母送来的“端午粽”,是在我要参加高考的那一年。
端午节那天,正赶上江南的梅雨季节。天公不作美,竟然一连下了四天四夜的大暴雨,学校旁边的那条窄窄的小溪,河水暴涨,两岸的农田成了一片汪洋。通往塔石中学的那条唯一的小木桥,在洪水中摇摇欲坠……学校下了“死命令”:端午节谁都不准过桥回家!我想,学校离家有二十多公里,公路有不少地段已经被洪水冲毁,公共汽车已经停开。看来,今年的端午节怕是吃不到母亲亲手裹的“端午粽”了。谁想到,临近放学的时候,一个头戴笠帽,身穿蓑衣的熟悉身影,出现在我们的教室门口——来人竟然是父亲。我马上跑出教室。来到走廊,看到父亲穿着蓑衣,全身都湿透了,那绾得很高很高的裤脚,还在哗哗地淌水,很快湿了半个走廊。父亲看到我出来,连忙用那双满是老茧的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对我笑笑,马上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塞进我的手里。我疑惑地打开一看,竟然是两只粽子!看看落汤鸡样的父亲,想想小溪上那摇摇欲坠的小木桥,我头一次对父亲发了火:这么大的雨,那么急的洪水,您跑二十多公里的路,就为了送两只粽子?值吗?!父亲低下头,像一个懂事的,知道自己做错了事的小孩子,一言不发,傻傻地站在一旁,看着我吃下了带着他体温的粽子,甜甜地笑着,走了……
我吃到父母寄来的“端午粽”,是在刚参加工作的那年端午节。那时候,我们青工宿舍里住了四个像我一样的“快乐单身汉”。端午节那天,大家都不愿回家吃“端午粽”,我们四个人就聚在一起会餐,吃田螺、喝啤酒、侃大山……正在兴头上,邮递员在楼下大呼小叫地喊我的名字,让我签收邮件。我下了楼,邮递员递给我一个寄自龙游的包裹。我愣了好一会——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什么包裹,这会是谁寄来的呢?里面装的是什么好东西?我兴奋地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四只“端午粽”!见此情景,同事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喘不过气来。我因此觉得特尴尬,觉得父亲让我特难堪,丢尽了脸面。晚上,我头一次好好地坐下来,摊开信纸,给父亲上了一堂勤俭节约的“教育课”——生活,要学会精打细算,那几只端午粽值多少钱?几百公里的邮费要多少钱?您还是生产队的小会计呢,这样的经济帐都不会算,岂不让人笑掉牙?!
后来,我成了家,在城里扎了根。父亲母亲在年年的端午节,从龙游北乡,坐汽车,挤火车,给我送“端午粽”。有时父亲来,有时母亲送,有时两人一起来,实在脱不开身就托熟人带,从未间断过。因此,二十年了,我们夫妻一直都没有机会学习包粽子。可是,每次收到父母的“端午粽”,我们都要埋怨父母,缺少经济头脑,不会算经济帐:那么几只“端午粽”能值多少钱?那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来回的车票钱,得花多少钱?那邮寄费,足以让我们在城里买上一筐“嘉兴粽子”了!听着我们的数落,父母总是一言不发,从来不辩解,从来不反驳,只在一旁呆呆地站着,傻傻地笑着,甜甜地看着我们吃着他们带来的“端午粽”……过了年,到了端午节,他们仍一如既往地送来他们亲手包裹的“端午粽”——他们早已经把我们的指责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那年,儿子高中毕业,进了大学校园。我们与儿子见面的机会相对少了,平常也只能在电话里聊聊天,话也少了。于是,我们的心里悄然升起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失落感。一晃又到了端午节。那天,我们又如期收到了父母托人送来的“端午粽”。看到了“端午粽”,妻子马上想起了在学校的儿子,当即拨通了儿子的手机,试探说要给儿子送“端午粽”去。儿子在电话里当即拒绝说,没那个必要,学校食堂里天天有粽子卖,一年到头,什么时候都可以吃上……搁下电话,妻子的眼里竟然盈满了泪水,跟着一滴一滴地掉了下来。我很奇怪,一向性格倔强的妻子,怎么会那么轻易地掉眼泪?就为这,妻子难过了好几天。看到妻子那怅然若失的样子,我心里忽然明白,父母为什么那么固执,不顾我们的坚决反对,一如既往地给我们送“端午粽”的缘由了:贵重的不是粽子本身,而是粽子寄托的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深情;他们带来的不是简单的粽子,而是对子女无尽的思念和绵绵的关爱!
父母总感觉自己是一把晴雨伞,无论天雨天晴,都要罩在儿女们的头顶上,为他们遮风挡雨。他们不管儿女是否长大,也不管这把伞是否已经太小,能不能罩住他们?可他们依然觉得这把伞可以撑在儿女们的头顶……
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微妙的,特别是亲情之爱。
人一旦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那种没有用的感觉,看着儿女们长大了,成家立业了,父母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老了。作为子女,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父母,应该处处孝敬父母。因为,我们一辈子可以有许多选择,但是,我们不能选择父母,那上帝赐给我们的血缘关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不能忘了对父母的孝顺。但是,孝顺不是简单的付出,不只是给点钱,送点礼品,那样简单。我们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向父母小小地索取一下,哪怕是一把青菜、一瓶霉豆腐、一坛咸菜,几只他们亲手包裹的粽子……满足一下父母老有所为的心愿。要知道,那可是对父母感情上的最大慰藉。
我们要爱护父母,我们也要给父母爱我们的机会,适当地接受父母的给予,让他们尽情流露关怀儿女的满足感,实现他们的父母心,成全他们那浓浓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