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的乡愁‘宝贝’很多,土酒、豆腐乳,还有溪口的民谣小调等,都可开发出来,成为乡村未来社区的标配。”清明节前夕,68岁的王华兴专程从嘉兴赶到龙游县溪口镇。作为上世纪60年代巨化集团龙游黄铁矿厂的干部子弟,目睹老生活区的华丽变身,她激动地和镇干部交流,一口气提出一大堆金点子。
溪口镇地处龙游南部山区,在我市率先启动乡村版未来社区并被纳入市试点。该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立足龙南40万亩竹海的生态本底,以“乡愁+创业”为特色场景,线上线下融合培育“老街+美食”“老街+民艺”,发展乡愁经济。乡愁不仅召回了在外打拼的游子,还吸引了一批乡村创客。通过未来社区的打造,把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的环境,变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聚宝盆”。
溪口乡村未来社区实施单元面积28.68公顷,其中黄泥山片区15.29公顷,是原黄铁矿的办公生活区。“原生态的建筑和植被,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创业奋斗情怀,用现代未来社区理念改造嫁接,成本低效果好。”镇党委副书记沃海涛说,他们着力于打造乡愁、乡里、共享、创业四大特色场景,以及乡貌、田园、健康、教育、交通五大基础场景,提出“跟政府一起办公、跟大师一起创业、跟居民一起生活”的共创共享口号,集聚人气,带动产业,形成“产乡融合-乡愁文化-共治共享-信用治理-制度创新”融合样板。
32岁的应轶是位归乡人,被家乡创业环境和条件所吸引,2018年注册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以“一盒故乡”为品牌,把乡愁经济经营得风生水起。他把溪口老街的老邮局改造成乡愁邮局,以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模式,推销龙游发糕、馒头、灌肠、烤饼、笋干等产品,向外打包邮寄“乡愁”。
随着乡村未来社区的打造推进,去年4月开始运营由镇政府投资的乡村振兴综合体平台,围绕竹产业,融入新设计,开发“竹居生活”手工、展示、培训空间,带动线上合作家庭农场30多家,40多个手工农户。作为青年创客联盟的一员,吴琴芬是溪口灵山人,去年夏天她的“瓷米乡创”入驻未来社区,已开发一系列乡愁文创产品。她在展示自己团队制作的“绿春湖四海奇景图”茶杯时说,创客联盟才启动几个月,已吸引六七家创客入驻,她将和盟友一起努力,打造更多的具有溪口特色的IP产品,让龙游文创的身影走得更远。
据了解,为培育创客团队,溪口镇已与衢州学院签约合作,共建乡村未来社区学院,孵化创客团队,组建龙南青年创客联盟入驻联创公社,通过“部门+村+乡贤+创客+企业+学院”六方组成“创客联盟”,以乡亲、乡贤、旅客、创客为主要服务群体,推动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来源:《衢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