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六春湖,眼下是许多游客的梦中花海。你以为它是湖?非也。它是一座海拔1390.5米的高山,位于龙游县、衢江区和丽水市遂昌县的交界处,也是“龙游最接近天空的地方”。
◇记者 郑晨红
一条“天路”
化不可能为可能
5月3日,天晴气朗,记者驱车前往六春湖,车子快开进庙下乡毛连里村时,就隐约看到了六春湖连绵的山头。远远望去,它并不高耸险峻,看起来还有些绵软温和,犹如一位仙女,没错!它就是名副其实的“花仙子”。每年的四五月份,六春湖上数万亩野生杜鹃花一丛丛、一簇簇竞相绽放,一片又一片如火似霞、蔚为壮观。我们此次出行,便是为了“一睹芳容”……
到了六春湖客运索道运营处,将车子停下,只见台阶上方的入口处已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正在一旁维持秩序。“请戴好口罩、测温亮码、保持‘一米线’……”还未走近,就听到广播里响起的防疫提醒。“手机上可以购买索道票、服务大厅里的自助机上也可以买。”一旁的工作人员说。受疫情影响,为避免线下购票造成人员聚集,线上购票便成了“香饽饽”。
进站、检票、上缆车,所有步骤一气呵成。接下来,最让人期待的刺激时刻到了。缆车起步速度很快,同行的60岁阿姨惊呼了声“哇”!但驶出后的美景让大家连连惊叹。“万里遥看皆豁渺”,阵阵微风拂过,从高空俯瞰脚下的山峦起伏与竹海翻涌,山脉的形状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眺望远处的山头,还有一片梯田,尤为壮观。
“六春湖”索道于2020年5月开通运行。“以前没索道的时候徒步上山至少要3个小时,对我这个不太爱运动的人来说是没有机会看到如此美景的。”游客周女士笑称。现如今,缆车8.5分钟的单程,既有高空观景的紧张感,也有特殊视角下独有的美感,游客随手一拍便是“大片”。
走下缆车后才真正进入了“花世界”。沿着蜿蜒的游步道一路向上走,两边的杜鹃花开得红火,有红的、有紫的,它们在风中摇曳身姿,在艳阳里翩翩起舞。徜徉山间小道,轻风拂面,清香袭人,犹如置身世外桃源,飘然欲仙。盛开的杜鹃花地处海拔1100米至1390.5米的桃源尖至六春湖山脊两侧之间,并沿着山脉两侧由南北连绵10余千米。虽然游步道多为上上下下的台阶,但走走停停,赏赏花、拍拍照、吹吹风,让人并不觉得累,身心都得到了完全的放松。
整个景区最适合赏风光的地方还属山顶的天空音乐厅——桃源尖观景台。景区工作人员刘丽华介绍,该场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片杜鹃花叶轻轻落在桃源尖之巅”。在观景台上,游客能俯瞰整个六春湖,要说沿路上山看到的是一簇簇盛开的杜鹃,那在这儿就真的是让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走累了,支个帐篷,白天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夜里赏静谧星空、斗转月移,远离城市喧嚣,独享这份惬意。
六春湖四季皆景,春观花海、夏看竹海、秋赏云海、冬玩雪海。今年春节期间,景区7天累计接待游客2.4万余人,最多一天约有6300人上山观雪,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点。2月16日,六春湖景区生态观光及滑雪运动公园项目开工建设,将分两期建设完成露营基地、单轨观光火车、滑道设施及滑雪运动公园,以后的六春湖会更有魅力,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一场“红旅”
增进前行之力
杜鹃花的红映衬着革命的红。在庙下乡长生桥村红军广场,长9米、高5米的红军群雕矗立着,威严、震撼。乡里还改造提升了5公里长的红军路,建立红色文化观光线路,将庙下村华岗故居、严村村华岗纪念馆、长生桥村红军路及毛连里村古道连接起来,一路途经红豆杉古树群、六春湖景区等风景点。
铁索桥、瞭望塔、红军夜校、红军食堂、红军石……这些都是庙下乡的红色景观节点,游客可以在红军夜校学习辉煌党史,在红军食堂体验革命艰辛,在龙南红军路陈列馆观摩革命事迹。还可以通过“变装”小游戏,在乡里制作的历史剧情景演出中当“演员”,化身红色革命人物,切身体验红色土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打通了时空的限制,放飞了自由的心灵。
“我7岁的时候为了躲日本鬼子,全家逃到衢江区上方镇的山上,那种辛酸至今历历在目。”85岁的游客吴奶奶哽咽地说,“今天特意从衢州赶来,亲身体验穿红军服、吃红军饭、重走红军路,忆苦思甜,感谢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活。”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该乡已制作红色历史剧本2部,150余人次参与角色沉浸式体验。
庙下乡红色旅游节点打造完成后,每年的七八月,都有不少党员干部慕名前来,穿红军服、吃红军饭、重走红军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一场忆苦思甜的红色之旅增进前行之力。
一座“宝山”
引领村民共富
山上火红一片,山下生意火爆。六春湖的山脚就是庙下乡毛连里村,也是一个“全民创业村”,在当地村民的眼中,六春湖除了风景秀丽,还是一座“秀色可餐”富有“钱景”的宝山。
今年52岁的傅大姐开了家集吃、住一体的农家乐,此刻的她正在厨房里忙活。你吃过野菜里加新鲜笋丁吗?你吃过红烧鱼里加薄荷叶吗?这些“闻所未闻”的搭配在傅大姐的“鬼斧神工”下竟如此鲜美。
好的美食,食材是关键。石斑鱼是龙南山区特有的小鱼,只有水质极好的地方才有的鱼,看似貌不惊人,肉质却十分鲜甜,这盘菜的点睛之笔就是薄荷叶,夹一块鱼肉入嘴,舌尖回味竟有丝丝薄荷香。连忙询问傅大姐,她却笑着说,“这是我的独门秘制风味。”另一盘野菜则胜在野味,气味清香、口感绵软,每道野菜里还掺杂了六春湖上挖的笋。按傅大姐的说法,加入笋丁既中和了野菜的青涩味,又丰富了口感。“我对吃的很讲究,这里的菜很美味很合胃口,鸭掌菜就点了两盘。”游客葛先生说。
除了这两道菜,其它菜也可圈可点,土鸡煲、盐卤老豆腐、新鲜笋块、南乡“丝糕”,以及用六春湖山巅淌下的甘泉水酿造的庙下米酒等,每一种都别具特色,令人回味无穷。
在六春湖景区这一核心资源的辐射下,庙下乡贤掀起创业潮。像傅大姐这样在家门口开农家乐的还有瑞凤农庄、风情农庄、绿清农庄等,多达27家,以“住宿+餐饮”为一体模式运营。
严村村竹栖谷民宿的主人黄正洪曾在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打拼多年,2015年底回老家办民宿,2020年民宿二期的8幢小木屋完工,可容纳更多游客。“这几年虽受疫情影响,外地游客大量减少,但本地游客却逆市上扬,特别是暑假里,民宿的入住率都维持在90%以上。”黄正洪说。“要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乡贤反哺带乡富、群贤共归促乡和。”庙下乡党委书记胡伟光说,要让全乡的产业变得更兴旺,乡村振兴变得更加可持续,带领每一位村民奔向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