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月 通讯员 俞施) “大家都看我这边,笑一下,小朋友靠近一点,3、2、1,笑!”日前,罗家乡的乡干部们特意安排专业摄影团队来到陆村村梓坑自然村,为同意报名“小县大城 共同富裕”农民集聚转化的农户在老房子前拍摄全家福,用相机定格“老屋记忆”。
今年68岁的金万民是第一批主动报名农民集聚转化的,看到摄影师到来,他赶紧换上干净的衬衫,扣上纽扣,招呼儿子们把凳子搬出来准备合影。“有张照片留个念想,很开心、很感动。”金万民说,这幢老房子是他大半辈子的奋斗成果。
孩子们在门前嬉闹,屋内贴满整墙的奖状,草铺里斑驳的锄头,饱经风霜的石磨等等,一间老屋,往往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在这里住了46年,是我当年用600斤番薯换来的地。”金万民回忆道,3个儿子都是在这栋老房子出生的,刚搬进来那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十,6天后,大儿子就出生了。“这次搬出去,可能都不会再回来了。”金万民感慨,本来想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肯定不会再出去,现在有了农民集聚转化的好政策,老两口搬到城里和孩子们一起住,相互间也好照应,到时候自己再找份工作。说话间,金万民已开始期待以后的新生活了。
“老人和我们住一起,照顾起来方便,爸妈年纪大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到城里后看病也方便些。”金万民大儿子金永进坦言,平常兄弟几个都忙于工作,基本上是几个星期回家一趟。金永进称赞道:“乡里的干部们想得很周到,让我们留住乡愁。”
每到一处,摄影师们都耐心细致地调整着每个房屋的拍摄角度,力求为集聚转化的农户留下最完美、最温馨的记忆。得知要拍摄全家福,很多农户的家人特地赶回家,换上干净的衣服,梳洗好后一家人整齐地或站或坐在家门口,微笑着面向镜头。一张张合影,见证了珍贵的时刻,也温暖每位农户的心。
“村民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在他们心里肯定都有难舍之情。”罗家乡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江小东说,现在县妇联干部联合罗家乡、村干部们开展“我与老屋合个影”活动,邀请专业的摄影团队给每一个农户的老屋拍一张全家福。另外还为每户制作一个一分钟的短视频,让他们留住美好的回忆。江小东表示,通过打好政策、服务、关爱“三张牌”,让每位农户的情感有寄托、未来有奔头,推动农民集聚转化工作向纵深推进,真真切切地实现聚得下、融得进、富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