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县财政局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我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9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41%,增长19.99%。其中,税收收入21251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4.33%,增长7.02%;非税收入6347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44%,增长102.02%。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2022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16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增长2.77%。主要支出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566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34%,增长1.92%;公共安全支出3181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68%,下降3.91%;教育支出9538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21%,下降12%;科学技术支出228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59%,增长15.0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70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9.21%,增长193.9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76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22%,增长2.46%;卫生健康支出641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16%,下降6.74%;农林水事务支出7806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6.44%,增长6.44%;交通运输支出5925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58%,下降8.45%;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462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1.69%,增长4.59%;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1793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3.72%,增长54.89%。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5986万元,省、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9259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70000万元(含再融资债券10000万元),调入资金5747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8284万元,上年结转使用资金47568万元,可用资金合计78190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1672万元,上解省支出预计6032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000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用于叙永东西部帮扶结对)82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10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985万元,各项支出合计78190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3619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26%,下降39.98%。
政府性基金支出49028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97%,下降8.73%。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361900万元,省、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59942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33500万元(含再融资债券12000万元),调入资金347万元,上年结转使用资金3272万元,可用资金合计55896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90285万元,上解省支出20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5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46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918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3.04%,增长16.03%。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162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5.55%,增长33.3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751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7%,增长0.82%。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6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27%,增长17.65%。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85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0.65%,增长14.98%;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058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81%,增长7.97%。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89180万元,上年结转使用资金46095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699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5457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下降16.43%。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48万元,上年结转15万元,省转移支付收入预计8万元,可用资金预计为107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零,调出资金1063万元,结转下年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22年末,我县限额内政府债务余额1043560万元,今年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81500万元。
2022年是财政转折之年。一年来,受政策性、经济性、疫情性等叠加因素影响,财政收支平衡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财政部门坚持统筹平衡、量入为出、守牢底线、服务发展,实现了全年财政平稳运行,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一。
1.坚持收支平衡主线。一是重中之重组织收入。坚持财政、国资、资规、税务等多部门联动,强化向上争取、国资经营、资源开发、税费统筹,加强组织收入的同时,结合财政收支盘子动态变化,合理把握收入进度和结构,推动财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6亿元,增长20%。争取省级及以上转移支付资金28.54亿元,创历年新高。二是统筹平衡安排支出。既围绕年初预算安排支出,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等不确定性因素,统筹安排各项刚性、一般性、临时性支出,全年共安排各项支出142.1亿元,其中民生类等各项支出47.42亿元,兑现惠企政策支出7.6亿元,政府性投资项目支出29.52亿元。三是完善机制保障平衡。建立统筹收入机制,每月动态研判各项收入组织情况,以确定的工作机制应对不确定的减收因素,确保财政收支动态平衡。健全分类支出机制,对每项财政支出进行系统分类,优先保障刚性、重点与急需支出,从时序上统筹解决收支平衡问题。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形成从预算安排到执行使用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不断增强预算的精准性和严肃性。
2.聚焦经济稳进提质。一是助企纾困稳基本盘。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经济稳进提质举措,全年兑现助企纾困资金12.02亿元,惠及企业近6500家,其中企业减负降本10.74亿元,留抵退税返还8.32亿元,政策兑现7.6亿元,多举措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稳住了发展基本盘。二是政策引领提振信心。县委县政府根据阶段性发展特征,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系统谋划出台农业、工业、服务业、促消费等一系列阶段性新政策,全年新增财政资金3亿元,通过优化财政资金投向,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三是聚焦聚力招商引智。聚焦创新型城市建设,引导科技创新,每年安排2000万元科创资金支持企业创新,鼓励引进重大创新载体,2022年我县先后引进浙工大生态工业研究院、中国造纸研究院生产力促进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新增财政支出4000万元以上。四是扩大投资增强动力。全年共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126个,年度投资56.2亿元,其中县级财政安排资金32.73亿元,同比增长10%,有力地保障了一批政府性项目顺利推进。根据年度债券资金投向,会同发改等部门谋划项目、向上争取,2022年共争取债券资金18.15亿元,同比增长54.5%,在地方财力有限的背景下,多途径拓展政府性项目筹资渠道。
3.增进社会民生福祉。全年民生支出47.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三分之二以上。一是兜牢“三保”底线。全面落实各项稳就业稳岗位政策,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全年发放稳岗补贴1961万元,企业一次性留工补助2410万元。加强困难帮扶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年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困境儿童、残疾人补贴等各类困难补助1.6亿元。拨付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1.97亿元,惠及全县30万人次。二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年安排财政资金1.53亿元,确保“十大民生实事”项目顺利推进实施。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加大教育投入,全年安排龙游中学、十里铺小学等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资金1.26亿元,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筹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卫生系统设备采购、专科建设、疫情防控等支出,全年拨付疫情防控专项资金1.61亿元,安排债券资金5.94亿元,确保妇女儿童健康医院、人民医院生物实验室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三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设立大三农专项资金1.38亿元,加大“三农”领域投入。全年安排政府性资金1.54亿元,大力推进溪口、浦山、团石等未来乡村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全年财政投入2572万元,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安排财政资金2.46亿元,实施美丽城镇创建、未来社区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等项目。以“两山”转化、共同富裕为主题的庙下农村综合改革集成建设试点和小南海共富村改革试点,共争取到省补助资金8000万元,进一步推动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2023年预算草案
拟安排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96685万元,预计增长7.5%。
拟安排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0370万元。
主要支出按照功能分类:教育支出预算954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预算122762万元;卫生健康支出预算71698万元;农林水支出预算78073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202908万元,按照政府经济分类:机关工资福利支出90818万元,其中工资津补贴57922万元,社保缴费15639万元。机关商品和服务支出14122万元,其中办公经费10575万元。对事业单位经常性补助96095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85559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396万元。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9668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提前下达173694万元,调入资金22102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103万元,上年结转使用9985万元,上解省支出69299万元,可用资金合计641190万元。拟安排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0370万元,转移性支出820万元,预备费1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拟安排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463451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4058万元,上年结转3468万元,调入资金347万元,上解省支出290万元,可用资金合计471034万元。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09178万元,调出资金137856万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4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拟安排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94546万元,上年滚存结余54576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期84765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64357万元,结转下年使用。
拟安排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1000万元,上年结转8万元,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8万元,可用资金合计1016万元。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万元,调出资金1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三、2023年财政工作任务
1.目标导向压责任,保障收入更有力。坚持财政与国资、资规、税务一盘棋,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分类施策、联动推进,全力组织各项收入。一是目标节点化。紧贴县委县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动态研判财政收入阶段性变化走势,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年度收入计划统筹安排,科学细化月度节点计划,分月分季抓落实,确保年度目标全面完成。二是任务清单化。系统分析组织收入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节点、倒排计划,尤其是城市土地出让涉及的政策处理、农转用等前期工作,动态研判,按照预期完成土地出让。三是向上争取责任化。结合新一轮中央政策“窗口”机遇期,切实把向上对接争取工作落细落实,提前谋划项目,力争在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中央、省级资金争取上有新突破,构建全方位财政资金保障体系。
2.有保有压优结构,服务发展更有为。坚持发展导向、民生为先,有保有压,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向,围绕扩内需、促消费、强实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精准聚焦。一是稳进提质再发力。全力保障政府性投资需求,按照保续建、保重点等原则,通过统筹上级补助、县级资金、债券争取等多种筹措方式,助力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围绕工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增加安排政策性资金,在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同时,着力提振市场信心,推进县域经济稳进提质。二是社会民生再倾斜。围绕共同富裕试点建设,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扩中与提低等协同发展,进一步聚焦社会民生、农业农村、就业增收、困难群体等领域的问题短板,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加强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投入,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一般支出再压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刚性、急需、重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做到非刚性、非急需性支出项目“只减不增”,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基本民生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3.预算执行加监督,闭环管理更有效。以财政绩效为导向,建立预算源头管理、执行过程管理、监督评价管理的闭环体系,推动财政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预算约束性。坚持以法治思维推动预算落地,严格执行《预算法》相关规定,确保财政预算收入如期实现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支出刚性约束。二是严格执行原则性。预算要科学精准编制,执行更要原则规范有序实施,在预算的大框架下,执行既要尽力实现预算总量、结构的不改变,更要规范部分预算指标调剂使用;同时,严格按照资金拨付相关规定,不断提升预算执行能力和水平。三是提升监督有效性。围绕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新要求,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评价结果运用“四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