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与实践

热血洒战场 浩气定乾坤

——缅怀童坤烈士

◎詹雅芝

在衢州市博物馆珍藏着这样一件泛黄的衬衣,它是国家三级革命文物,是革命烈士童坤越狱时所穿的衣服。他曾三陷图圄,历经磨难,在诸义东地区是家喻户晓的传奇式英雄人物。

1914年,童坤诞生在龙游莲塘乡山水碓,1931年毕业于省立八中,后相继就读于湘湖师范和浙江省民众教育实验学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进入陕北公学,并将原名“童立仁”改为“童坤”,寓意要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扭转乾坤。学习结业后,童坤被安排在浙江省第三游击支队,在我党的高级将领张爱萍的领导下工作,并由张爱萍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童坤26岁。

1940年秋,三支队被国民党改编,童坤受党组织派遣到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不久就经历了皖南事变。在事变中,本已脱险的童坤为救受伤的战友再次被俘,被送往上饶集中营关押。在狱中,童坤频频鼓励战友们坚持斗争,并建立临时党支部,积极准备越狱暴动。不久,童坤趁放风到河里洗澡之际,带着战友冒死潜逃,回到龙游。这件衬衣就是当时童坤随身穿着的衣服,看啊,他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而留下的血迹,还尚未洗清。

回到家乡后,童坤前往杭州寻找党组织,不幸被日寇抓捕,虽然受尽严刑拷打,被狼狗撕咬,但始终坚如磐石。后来,他受同情革命的翻译官暗示,佯称是国民党军官而逃过一劫。成功逃脱日寇魔爪后,童坤投奔了金萧支队第八大队。他工作认真负责,作战英勇无畏,在攻打楂林镇伪军据点时,前后不到半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我军无一伤亡。首战告捷,童坤在诸义东地区威名大振,被当地群众描述成“钢盔钢甲,刀枪不入,脚穿三十斤重铁鞋,走铁丝网如履平地”。

1944年,童坤受组织派遣回到龙游,着手在衢州组建抗日武装力量。后因局势变化,于10月底被部队召回。这次返乡期间,童坤的两个孩子已到懂事年龄,妻子又怀上了第三胎,家里急需一根顶梁柱。在送童坤归队时,岳母埋怨他:“你丢下妻儿不管不顾,知不知道她有多苦?”妻子方冬莲则含泪道:“你是做大事情的人,我也阻拦不了,只希望你能早点平安回来。”童坤告诉家人:“再等我3年,我肯定回家,再也不离开你们。”谁料,这一别竟成永诀,12月12日,童坤率部队到金华一带作战,在潘村与日军遭遇。激战中,童坤身先士卒,带领战友们英勇作战,成功击溃了日军,但自己的生命却永远地定格在了30岁。人们在他的体内发现了五枚弹片,就是这五枚弹片夺走了童坤的生命,也见证了这位革命烈士的铮铮铁骨。

1963年,童坤烈士的灵柩从义乌迁回龙游安葬,开国上将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为他题词——“童坤同志永垂不朽”。

去时少年身,归来忠烈魂;三十春秋,童坤此生虽短,却如火炬划破了苦难的长空,照耀了他热爱与甘愿奉献的大地。他以满腔热血,秉民族大义,不屈不挠地为家国之黎明而奋战,为百姓之幸福而斗争。如今人间风波定,勿忘谁人定风波。英雄已远去,浩气永长存。享受太平幸福的人们应当铭记童坤、铭记所有英雄。

2023-09-06 ——缅怀童坤烈士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381569.html 1 3 热血洒战场 浩气定乾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