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婷 见习记者 李梦如) “在村里喝咖啡,是什么味道?”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龙洲街道官潭村的灵栖自然咖啡馆,品尝了一杯“稻田限定咖啡”。
城里的咖啡馆,如今开到了乡村的稻田里。据悉,这家稻田咖啡馆在一年多前还只是闲置的老卫生院,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95联盟大道沿线的“网红打卡地”。
“我常去城市里的咖啡店,但第一次来这种乡村咖啡馆。在这里,稻田美景触手可及,咖啡都喝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来自辽宁省大连市的游客吴女士品尝着咖啡说。
一抹“村咖香”,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吹到了山林间、稻田旁、土屋里,搅动了乡村旅游的“一池春水”,也让“早C晚A”的城市游客,有机会闲适地品味咖啡的“乡村味”。
村咖的主理人彭远飞是一个“80后”乡村运营师,受官潭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所吸引,从衢州来到官潭运营这家“稻田咖啡馆”。“现代人的工作、生活节奏太快,都希望有一个舒适的地方放松自己。”他说,在这里,可以远离城市喧嚣,静静地享受醇香的咖啡,感受田园美景和岁月静好。
如今,彭远飞已成为地地道道的龙游“新乡人”,每天闲暇时就和村里的阿姨聊聊家长里短。阿姨们也会招呼亲戚朋友来店里坐坐,骄傲地说一句:“我们村有个咖啡馆!非常洋气!”
虽然稻田咖啡馆还在试运营阶段,每天却有许多游客驱车前来打卡,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接待数更到达800多人。近期还开展了“蔬菜换咖啡计划”,通过附近的村民把新鲜的蔬菜拿来换咖啡,让当地人能够品尝到咖啡这样的新事物。同时,置换本地无污染的瓜果蔬菜端上五湖四海游客的餐桌,城乡文化也在“土”“洋”结合中实现互融互通。
乡村变美了、游客增多了,也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既然选择在此创业,就要想办法给村里创造就业岗位,我们店里的员工基本上是村里招的。下一步,还想把村民培养成咖啡师,她们可以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就放下锄头做咖啡。我想,这样的生活会非常有趣。”
除官潭的稻田咖啡,在龙游,这样的“村咖”还有很多,比如,溪口未来社区的竹语咖啡吧、团石的乡村生活馆咖啡、浦山村的颜色咖啡等。在龙游,咖啡成为市民“春花秋月、山川湖海”的闲适体验,也是城乡融合过程中诗意栖居的一场“奔现”。“通过对龙游自然资源禀赋的调研,我们想在三门源打造‘瀑布咖啡’,在灵山江沿岸打造‘世界最长吧台’,连点成线、串珠成链,形成新的区域消费场景,把人引来、把人留住,让和美乡村的‘流量’变成‘留量’。”谈及未来规划,彭远飞滔滔不绝地说。
小小的一杯“村咖”,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咖啡文化的“下沉”,更生发出龙游乡村生活的“新烟火”,成为城乡 “双向奔赴”的一个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