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天南地北龙游人

见习记者 廖峥艳

“春霞,还是这套好看,就帮我按样定做一身吧。”11月17日上午,龙洲街道幸福里社区华西园小区,一间储藏室改造的裁缝铺里,老板傅春霞正在给顾客兼戏友劳建平量身定做戏服。

傅春霞今年45岁,因家庭变故,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19岁那年开始拜师学裁缝。一晃,傅春霞干裁缝这行也已26年,街坊邻居很多人穿过她做的衣服,对她的手艺也是赞赏有加。近些年,傅春霞拓宽业务,除了做日常生活中穿的服装,还接起了舞台戏服的订单。

“也许我的心里本来就埋着一颗喜爱唱戏的种子。”说起怎么想到做戏服的,出生于农村的傅春霞笑着说,她在童年时代最开心的事就是看戏,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唱戏。只要有戏班子到地方上来,她准会连饭也顾不上吃,早早地趴在舞台前候着。听他们“咿咿呀呀”的唱音在耳边回荡,看他们鲜艳的衣裳在身边环绕,傅春霞就想,哪一天自己也能穿上这身华服,站在舞台中央……

那时,傅春霞家还有三位待字闺中的姑姑,她们也很喜欢唱戏。傅春霞就常跟在姑姑们的屁股后面学着“哼哼”,差不多七八岁的时候,像《碧玉簪》《梁祝》《樊梨花》很多戏里的唱段她都会了。尽管当时的她连越剧、婺剧都分不清,但俨然是个十足的“老戏迷”了。戏曲,如一个密友,就这样默默地陪着傅春霞渐渐长大。

命运的“齿轮”在2015年一个温暖的冬日悄悄转动。那天,中央电视台《乡土》栏目的记者走进傅春霞的裁缝铺,采访了这位藏在民间的戏曲艺人。这给了傅春霞极大的鼓励,她从此越发喜爱唱戏,越发勤奋地学习唱戏。很快,她成了龙游县民间文艺家协会里非常活跃的一员。

今年一月,以传承非遗文化、普及艺术乡建、丰富乡村百姓文艺生活为宗旨的罗家乡老年学校开班,常务副校长王利华急需一名热衷公益的戏曲老师,正四下找不到合适人选时,傅春霞走进了他的视线。

“每周三下午,我的裁缝铺就会歇业半天,自驾到罗家乡,为这里的学员上半天戏曲课。从一月份开始,至今也快一年了。”傅春霞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老师,为他人带来快乐,为社会创造价值,尽管戏曲老师这个活有时贴力还贴钱,但她心里感到很充实,很享受,只要学校需要,她会一直做下去。

2023-11-30 14 14 今日龙游 content_40786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