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楼郁馨) 职业技能培训既是求职者的“职场钥匙”,更是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9月9日上午,“技能照亮前程”主题日暨龙游“一招鲜”发布活动在龙游举行。活动现场,《龙游县技能培训“一招鲜”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与8家本地企业签下校企合作协议,还完成了实训设备交接,一场围绕“技能”的双向奔赴,正为龙游技能型社会建设注入满满活力。
此次发布的“一招鲜”方案,以“16312”框架搭建起技能培训体系,细究下来,其核心内容与浙江建设技师学院龙游校区的办学方向“不谋而合”。方案聚焦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乡村振兴等6大重点领域,串联“龙游特种纸”“龙游人形机器人”等12个地域特色技能品牌,恰好是学院龙游校区的主打专业;而通过“多站点布局、多维度发力、多部门协同”打造的“30分钟技能培训圈”,更让学院的教学资源能精准对接龙游企业需求。
“今天发布的‘一招鲜’项目,好多都跟我们龙游校区的专业对上了!”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国华指着方案重点领域一栏介绍,接下来学院会把方案里的技能要求,全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比如,龙游的特种纸产业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强化相关技能训练,让学生毕业就能跟上企业节奏,稳稳走上岗位。”张国华如是说。
活动现场的校企合作签约环节,更是把“双向奔赴”落到了实处。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物产光华民爆器材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一一签下人才联合培养、技术协同创新的协议。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实训设备交接——浙江禾川科技、浙江贝尔轨道装备、浙江鑫佳硕科技的代表,手持标注着设备型号、用途的KT板,与学院负责人完成交接,大屏上同步亮出实训设备的实景图,在场人都能清晰看到这些设备将如何助力课堂教学。
“我们就是想通过合作,办个‘定制专班’!”浙江贝尔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卫英看着刚交接的实训设备,语气里满是期待,“这些设备会送到学院实验室,学生平时就能用企业常用的设备练手,熟悉生产标准。等他们毕业,直接就能上岗,既解决了我们的‘用工荒’,也让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这是双赢的事!”
这场活动,不仅是龙游“一招鲜”技能培训体系的落地起步,更让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扎根龙游的价值愈发清晰:对龙游来说,学院成了“本土技能人才蓄水池”,为产业升级破解“缺人”难题;对学院学子而言,靠着和本地企业的深度合作,既能学到贴合市场的“真技能”,又能提前锁定就业方向。接下来,龙游还会以“一招鲜”行动为纽带,深化校企协同,让“育才有方、就业有路”的良性循环持续转起来,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添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