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区“东海渔嫂”参与社会治理指导中心近日启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该中心?
区妇联副主席 刘春燕:区“东海渔嫂”参与社会治理指导中心坐落在普陀百姓幸福会所3楼,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已入驻14家女性社会组织,是全市首家。指导中心的成立,为“东海渔嫂”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建设、组织培育等提供了主阵地。
问:近年来,“东海渔嫂”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情况如何?
区妇联副主席 刘春燕:“东海渔嫂”原本是指舟山渔民老大的家属,负责吹好枕边风,助力平安渔场建设。在新时代,我们赋予了“东海渔嫂”新的价值和意义,今年市里提出“十大员”建设,包括宣传员、监督员、调解员、城管员、洁美员、渔安员等等。我区在“十大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员“防线员”。目前“东海渔嫂”成员有近千名。
问:“东海渔嫂”进入社会治理指导中心,会赋予哪些权利?
区妇联副主席 刘春燕:指导中心专门为东海渔嫂“十大员”联盟及防线员联盟设立服务办公室,以及多功能厅、排练厅、沙龙区等,为“东海渔嫂”的日常学习、交流、分享、培训提供了免费专属场地。各类“东海渔嫂”联盟还可以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效益更大化。同时,“东海渔嫂”参与的所有活动,都将被统一纳入志愿者服务体系。
问:“沈妈妈团队”作为沈家门街道一支具有代表性的妇女自治组织,其名称蕴含故事,能否分享一下?
沈家门街道妇联主席 邵小燕:上世纪80年代,当时沈家门街道还是沈家门镇政府。在一次走访中,镇领导意外发现辖区有2名孤儿。由于条件有限,不知道哪里能收养这2名孤儿,后来决定由镇机关女性工作人员来集体照料这2名孤儿。就这样,镇机关女性工作人员一直照顾到他们成人。这个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
问:“东海渔嫂”在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能否分享一下印象较深的调解故事?
沈家门街道妇联主席 邵小燕:我们接触较多的案件类型,主要是邻里纠纷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那我讲讲自己接触过的一起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当时,一男同志来街道司法所咨询离婚财产分割问题。因为涉及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就陪他来了街道妇联。我们叫了“沈妈妈团队”中调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比较有经验的一成员,陪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调解。
经了解事情原委,我们发现该对夫妻的感情没有破裂到非离婚不可,只是因日常家庭琐事吵了嘴。于是,我们分别做夫妻双方的思想工作,最终夫妻俩解开心结和好。
问: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纠纷的成功化解,凝聚着“东海渔嫂”的心血。能否分享一下调解经验?
沈家门街道妇联主席 邵小燕:对于矛盾双方来说,我们是“外人”,跟“外人”讲自己比较私密的情感问题,并非每一个人都愿意。所以我们时常会遭遇“热脸贴冷屁股”。这就要求我们更耐心更细心地去沟通、做工作。
在调解工作中,我们经常是“1+1”,即一位“沈妈妈”加一名妇联干部,两个人一唱一和地做工作,效果更佳。这是我们长期在做调解工作中探索出来的一个很好的工作模式。
问:东海嘉苑小区是拆迁安置小区。据悉,居民刚入住时,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在矛盾纠纷化解中,“东海渔嫂”发挥了积极作用。能否分享一下?
东海嘉苑妇联小区主席 贝利英:印象最深、也是我们工作做得最艰苦的是整治乱停车现象。刚入住时,一些居民规范停车意识不强,随意将车停在路边,导致纠纷时常发生。
记得一次下班回家高峰期,因一辆车子未规范停车,拦住了道路,有住户见车开不过使劲按车喇叭,惊扰了周边住户。有人出来谩骂,双方言语均比较激烈。得知消息的四五位渔嫂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系乱停车车主及时挪车,做吵架住户思想工作,很快矛盾就平复了。
此后,小区党支部成员联合物业人员、渔嫂一起想法解决乱停车, 通过规划地上临时停车位、鼓励有条件的住户购买地下停车位等,引导小区住户规范停车。现在小区停车有序,因停车问题引发的吵闹声基本没有了。
问:在基层社会治理各领域,“东海渔嫂”发挥着重要的助力作用。关于“东海渔嫂”团队建设,我区下步还有哪些工作计划?
区妇联副主席 刘春燕:指导中心层面,力争“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如本月为反家暴宣传月。本月,市里还组织了几个大活动,如最近的“东海渔嫂”采风活动论坛现场推进会、“东海渔嫂”情境报告会等。
另外,我们在指导中心设立联盟轮值室,每一支联盟团队轮值坐镇。今年底,我们将策划“东海渔嫂”星级评选,给予那些无私奉献的东海渔嫂荣誉,并通过党建引领,规范组织管理,加强“赋权、赋能、赋誉”,全面激活“东海渔嫂”新引擎,发挥妇女在助推县域治理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为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