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军长下落之谜

——今年5月17日,为舟山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作此小文以记

□黄公山

成谜

1949年4月底5月初,我村来了一名高官。

这可能是我岛有史以来驻扎过的最大官员:肩扛两颗星的中将。

国军第八十七军军长段沄。

空前,估计也绝后了。

这个沄字有点生僻,也不知道我村村民当时有没有认识这个字的。反正,这些我的祖辈们,没有把这个名字传下来。

我阿娘(奶奶的俗称)偶尔会跟我提:那个军长噢,抱过你阿爹。

我的父亲是1949年生人,生日是闰七月初一,公历8月24日。

说实话,我活了快五十年,还是第一次知道父亲的公历生日。如果不是写这篇小文,很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去查这个。

这个重要吗?对这篇小文来说,也许是的。

对我来说,对我父亲来说,其实并不重要。因为我们这里,按阴历过生日。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一,我家做忌日羹饭,纪念父亲。

段沄抱还在襁褓中的我父亲,很可能是他在我岛最后几天的日子里。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当天,我岛解放。

9月24日,我父亲才满月。

婴儿不满月,不抱出来见外人的。

而段沄离开我岛后,下落不明了。

以前的相关研究认为,段沄离开六横,去了沈家门,随后便被软禁起来了。也有说是被秘密处决了,理由是通共。

段沄的八十七军,在我村,被叫作“长江部队”。在后来的相关党史研究材料中,又称为青年军。

村人传说,军长个子颇高,相貌堂堂,时年四十有余,英姿勃发。据说,军长有位姨太太,殁于我村,其坟址村里老少皆知。

祖辈们有时会津津乐道“长江部队”的故事,最热衷讲两块银洋钿的事。

说是某人家(我忘了是谁家),那一阵子,眼看大人的忌日要到了,做羹饭的铜钿还无处着落,正发愁中。住在家里的老总们发饷了,一白篮(篮之最大者)的银元拎到堂前,哗啦啦倒在地上。其中两块银元,忽忽悠悠地,滚到角落七石大缸弄里了。老总们居然毫不在意,只顾把地上一堆银洋钿分光了事。待领了饷的老总一哄而散后,房东急吼吼挪开七石缸,两块银洋钿泛着光,好好地躺在地上呢,办个羹饭绰绰有余。

戎马

接替段沄出任八十七军军长的,是原任副军长的朱致一,时在10月。

段朱两人挺有渊源的,这是朱第二次接替段的职务。两人都当过有赵子龙师之称的独立九十五师师长。

这九十五师可提一笔。原是杂牌军,后来被练成劲旅。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九十五师283团一个连队,在横田镇一片树林里,遭遇日军一个中队,双方白刃相向,结果九十五师官兵以伤亡60余人的代价,全歼94名鬼子,三把刺刀把小日本队长上原钉死在树上。

正常的国军和日军战斗力是4:1,白刃刺杀,更是以武士道精神自居的日军最拿手战术。但在强悍的九十五师官兵面前,小鬼子的血,祭了中华男儿的军刀。

此役后,九十五师威名远扬,代号“当阳部队”,取赵子龙在当阳长坂,单枪匹马,七进七出曹操大军之意。

段沄,字湘泉,1905年出生,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衡阳市衡南县茅市镇茅洞桥泉水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与林彪、刘志丹、张灵甫、胡琏、谢晋元、李弥等名将同学。

去年有一热门电视连续剧《特赦1959》,剧中陈瑞章一角,一部分原型便是段沄。

段历任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第二团排长、区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八师五十三团连、营、团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四路军独立团团长,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第二十四师一一四团团长,十二师政训处长,第十九师参谋长,第五十二师一五四旅少将旅长,陆军预备第三师副师长兼第二团团长,宝鸡警备司令,军政部第四新兵补训处副处长兼叙南师管区司令,第九十五师副师长,第九十五师师长,召南、嘉义警备司令。

而这八十七军,系由整编二零八师改编而来,青年军一说,就是出于这二零八师。青年军不是一个军,是抗战后期召集青年学生从军而来的部队,成立之初均为二字开头的师级编制。“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就是说这个青年军。

段沄是从九十五师师长任上升任二零八师师长的。师长到师长,何来的升任呢?此师长不同于彼师长啊,九十五师虽强悍,但是普通师,一师辖三团。二零八师是整编师,辖三旅九团,后直接改编为军。

我查阅资料,这八十七军的代号,实为“雄狮部队”。“长江部队”,可能是二零八师的代号。

段沄为何去职,后又下落何处,这两个问题,一直在我心里。

前人语焉不详的几句话,无法解答这个谜。

段沄跟程潜的关系不浅,他的履历也显示这一点。段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便投身国军第六军,也是在第六军成长起来的。这支部队是由建国湘军改编而来,首任军长便是程潜。

各种资料中多说段沄系程潜的女婿,程潜一生娶妻四任,子女数十,女儿不少,最后一任妻子郭翼青就生育了六个女儿,也不知道是哪一个下嫁了段沄。也有说是干女婿,更是搞不清楚了。

之所以扯上程潜,就是因为探究段沄之所以下落不明,大家都联系上程潜1949年8月和平起义一事。但我认为,此说可能性不大。

首先,段沄与程潜的关系,可能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亲密。程潜在第六军的经历并不长,1926年创立第六军后,1927年便遭李宗仁扣押拘禁停职,直到1935年年底才特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重入军政。所以,难说段沄在第六军从连长一路干到师级军官,是出于与程潜的裙带关系。

其次,程潜与蒋介石的关系,并不亲近。1948年3月程潜竞选副总统,最后放弃,所得票改投李宗仁,近乎公然决裂。1949年年初,程潜便谋划和平起义一事,5月签署了《起义备忘录》,7月11日得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8月1日,程潜以个人名义发出和平通电。这一切,不能说蒋介石不掌握。

而在这期间,段沄一直深受蒋介石重用。从塘沽将五万军力全数撤回后,八十七军一直担当着蒋介石 “御林军”角色,守卫宁波,一直到撤守舟山。段多次受到蒋介石接见,面授机宜。如果说段沄是程潜的人,蒋介石岂能一直到1949年10月,才免去段八十七军军长一职?

谜底

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谜在我岛我村生,最后,促进解谜的人,还是我村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小族叔。小族叔突然心血来潮,对1949年那一段历史产生偌大的兴趣,立志要著书立说,留一巨作,为此与我多作交流。

我由此提起了这名曾在我村留下脚迹的国军军长。

三言二语后,我也立了一个FLAG:写段沄,破谜!

感谢当下发达的网络建设,多年前的不解之谜,现在可以应刃而解了:

原来,1949年10月的段沄,既没有被软禁,也没有被秘密处决,是调到台湾,出任台湾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总司令是大名鼎鼎的孙立人将军。

至此,之前所谓的通共、程潜女婿之说都不成立了。

但,谁也无法料到的是,历史在这里,跟我们玩了一手回马枪:

时过三年,1952年8月,段副总司令,被台湾当局以“知匪不报”罪名逮捕。关押一年半后,在没有判决书的情况下,于1954年2月3日,以“共谍”嫌疑与其胞兄段复、妹夫谢小球、堂兄段徽楷被押赴刑场枪决。

段复,1902年出生,衡南县人。毕业于湖南美专,创办过湘江书画社,善丹青。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黄埔军校第六期学员(戴笠同学),曾任军统湖南站站长,平汉铁路警务处处长,国民党台湾当局“交通部”设计委员,少将军衔。

段徽楷,1905年出生,衡南县人。保定军校学员,历任国民党联勤总部外事科长,北伐军总司令部中校、上校科长,少将军械处长等职。

谢小球,1901年出生,衡南县人。黄埔军校四期学员,曾任国民党南京军校教官,第四军第十师副师长、政治部主任及新七军二师少将参谋等职。

此案扑朔迷离,连当时负责此案的台湾要员都百思不解,更别提大陆这边了。

直到现在,也难以说已经水落石出,全部解密了。

1988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向中组部、民政部、国家安全部、台盟中央,通报段沄、段复、段徽楷、谢小球的烈士身份;2000年8月,经由国家安全部落实政策办公室申报,国家民政部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有关规定,批准段、谢4人为革命烈士。

段沄、段复、谢小球、段徽楷的骨灰,是2008年归葬故乡的。

2013年12月底,北京西山公园内建起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纪念上世纪50年代在台湾殉难的中共隐蔽战线烈士。纪念广场花岗石壁上镌刻的英雄名字中,有段沄、段復、段徽楷、谢小球四人。

湖南作家甘建华对段沄事迹和段家家史颇有研究,著有长文,介绍了段沄案的两种说法:

一说1950年3月间,段政(段复段沄胞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受段沄命创建国军新七军第二师,1949年11月5日在湖南道县起义,后任解放军二纵二师师长),奉命邀约归乡隐居的段徽楷至长沙,与刘道衡(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戴石渠(民建衡阳市委委员)等,密商去台策反段沄阵前起义事宜,同时动员其兄段复搜集情报。段徽楷在戴石渠的陪同下赴港,写信给段沄要求安排其入台。段沄让侄儿段宜银假冒段徽楷养子身份,于1951年3月申请段徽楷入台。与段徽楷同行的谢小球,入台申请也是在段沄的安排下,由其旧属陈莹转托谢自雄,假冒谢小球的直系血亲提出申请。谢小球、段徽楷二人抵台后,马上被段沄接回寓所安顿。嗣后,谢、段二人告知段沄有关他们来台的目的,并得到了段沄的默许与赞同。

另一种是说1949年11月,受中共中央统战部天津特情站的委派,谢小球、段徽楷潜入台湾,从事策反与情报收集工作。据谢小球儿子谢培建介绍,天津市国家安全局曾派员与国家安全部的干部,前来归园验收段沄四烈士墓。段徽楷遗孀姚师贞生前也曾有交待,段徽楷是从天津去台湾的。

有说段案与原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案有关。“吴石案”中被捕的我特工朱枫烈士倒确切与蔡孝乾案直接有关。朱枫从台湾脱逃后,在沈家门被捕,后押至台湾受刑,血染宝岛。吴石、朱枫等先烈之名,同段家四英烈一起,荣列北京西山公园无名英雄纪念广场花岗石壁。

■后记国军第八十七军入驻我村,选择在全岛并不起眼的我村作为军指所在地(据说真正的军指在邻村青山岙,与我村一步之遥。我村为军指人员驻地)。我考虑一下,可能是军长段沄根据守塘沽的经验,把驻地选在邻近码头区域,以便一旦有事可以迅速撤退。六横当时的主要客运码头西文山就在我乡,与我村不远。除此之外,我村别无其它,无险可守,也没有特别出产。

2020-12-22 ——今年5月17日,为舟山解放七十周年纪念日,作此小文以记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72748.html 1 3 军长下落之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