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000余吨

全省首个“不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普投运

本报讯(记者 翁瑜霞 吴林峰)日前,浙江省首个“不拆瓦”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项目在我区正式投运,该项目既能提升屋顶面积利用率,又能保留屋顶彩钢瓦以节约施工成本,大大降低高空作业风险,极具推广潜力。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舟山市万邦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在综合车间厂房10560平方米的屋顶上,光伏板排列整齐,场景蔚为壮观。“这个项目由国网舟山供电公司自主研发建造,整体并网后预计每年发电可达650万度,相当于节省原煤消耗2626吨、减少500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每年还可帮助企业节约电费302.7万元。”万邦船舶重工(舟山)有限公司装备物资保障部负责人仇保辉说。

据悉,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利用光伏组件代替部分建筑材料,将支撑结构与建筑物结构巧妙结合。在提升光伏设施安全稳定性、发挥光伏发电功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保温隔热功能,能够抑制屋顶墙面升温、降低建筑能耗。该光伏项目还设有一套完整的屋顶排水系统,使建筑屋顶与光伏组件具备同等产品寿命,在自然条件下可使用25年以上。同时,项目所采用的光伏板平铺屋面方式,颠覆了倾斜安装模式,屋顶面积利用率提高70%以上,成倍增加发电装机容量,也提升了建筑外部结构的美感。

相比之下,传统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需附着在建筑物屋顶,搭建1平方米光伏板需砌筑2个水泥墩,叠加光伏板及支架累计重量约300公斤,对建筑屋顶承重能力有较高要求,也极大限制了屋顶光伏的应用范围。“传统的光伏项目是直接在屋顶上方铺设光伏,但遇到雨雪天气是起不到遮挡风雨作用。”仇保辉告诉记者,原本综合车间厂房屋顶有些漏水,需要修缮翻新,该项目建成后则完全可以替代屋顶,光拆除费用就节省了约100万元。

仇保辉表示,企业提供屋顶场地享受用电优惠,电网则有源源不断的电力送入,是互惠双赢的好事。而借助“不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安装工艺,能有效节省约30%的安装成本,提升项目整体经济适用性,促进屋顶光伏项目签约率持续提升。

据悉,舟山拥有1300多小时的太阳能年利用时间,是浙江日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而屋顶光伏发电不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就地发电就地并网消耗,是目前国家积极倡导的分布式能源应用的典型方式。

2022-01-25 每年可减少碳排放5000余吨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197862.html 1 3 全省首个“不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普投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