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梦倩)1月31日上午11时,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开幕后,“委员通道”集中采访活动拉开序幕。住普市政协委员周昶吉也走上“委员通道”,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围绕现代海洋产业发展,讲感受、话发展。
“依托海洋,舟山在大力发展数字海洋经济。请问,在这过程中,中科立德近年来的发展怎样,破解了什么卡脖子的难题?”面对记者的提问,周昶吉拿出了自家公司的“看家本领”。
“大家看我手上拿着的小东西,是我们公司合作开发的水性磷酸铁锂电池。它用水性工艺代替了传统的油性工艺,更具绿色环保安全的性能特点,已完全具备了在船舶上推广应用的技术条件。”周昶吉说,作为一名渔家子弟,他深知渔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海上卫星通话质量差、通信资费高、不稳定和船只碰撞,都是摆在舟山渔业安全生产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针对渔船现行供电系统难以满足停机作业时卫星通信等智能设备供电需要的问题,中科立德技术团队攻坚克难,从2015年开始布局,从材料选型到电池设计,从组件布局到系统集成,成功研发了“水性锂离子电池零碳储能系统”,并入选浙江省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
“目前,此系统可帮助每艘捕捞船年省油成本约2万元,综合5年使用时间购置成本明显降低,现已在全市1000多艘船舶上应用。”周昶吉说,经过长期实践,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是这款产品的优势,不仅能广泛应用在动力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还能完美契合舟山在光伏、海上风电、潮流能等相关产业的布局需求。
去年10月,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数字海洋”产业链合作大会在舟山举行。正是在这次大会上,中科立德和杭州海兆能源共同打造的高容量安全新型储能装置项目正式签约,未来年产能可达到3GWh。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党委政府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卡脖子’问题所给予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政策扶持也会越来越精准、越来越有效。”对于现代海洋产业的未来,周昶吉充满期待,他表示,作为一名来自企业一线的政协委员,将立足岗位,为做优做强新产品研发、助力数字海洋产业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