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碧海金沙桃花岛,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流淌着红色根脉的东海前哨。

在桃花岛的客浦村小山头山麓,建有桃花岛革命烈士陵园,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4月被列为普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1985年7月建,1987年4月竣工,占地3700平方米。烈士陵园还配套建有红色纪念馆。

碧血挥洒桃花岛

烈士陵园主要是为了纪念解放桃花岛和血战登步岛中英勇晒性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

烈士陵园四周绿荫浓郁,错落有致地栽植着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黄杨及桃、李等绿化树木,墓前有21棵高耸苍翠的龙柏,象征着当年21军将士英勇顽强、甘洒热血换青天的英雄壮举。

人民解放军21军,被称为“铁胆雄师”,这是一个能打仗的部队。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围歼黄百韬、总攻杜聿明,都打出了军威。

1949年10月,由胡炜担任师长的我二十一军六十一师,渡海作战,采用逐岛攻击的战术,相继攻占六横岛、虾峙岛等。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10月18日, 21军61师又以疾风扫落叶之势,前后不到12小时就解放了桃花岛,这是一场漂亮的速决战。此战歼灭国民党交警第九总队和八十七军1276人。战后,解放军第七兵团、二十二军及二十一军均给六十一师发电报嘉奖。第七兵团电报赞誉:桃花岛战斗是“抓紧战机,大胆投入突击,并以迅速果敢的动作插断敌人退路,获得胜利之典范。”在桃花岛战斗中,解放军伤68人,牺牲31人,失踪26人。牺牲者的遗骸都埋葬在桃花岛上。

解放军解放桃花岛及附近小岛后,于11月3日晚分别从桃花岛鹁鸪门、茅草岙、千步沙起渡,攻击登步岛。解放军以5个营兵力,与国民党军在海空火力掩护下的6个多团激战两天三夜。登步岛之战,解放战争时期浙江省境内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之役。是役,歼灭国民党军四千余人,解放军伤亡一千四百余人。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大部分埋葬在登步岛上。撤回桃花岛后因伤重不治的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在桃花岛上被飞机轰炸致死的解放军指战员,均埋葬在桃花岛上。

桃花烈士陵园中还葬有18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驻军烈士、指战员以及桃花岛本土的革命烈士遗骸。这些革命和建设者也为美丽的桃花岛作出了贡献,为国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值得我们崇敬。

功劳状里的船工故事

在桃花岛红色纪念馆里,展陈了许多解放桃花岛、登步岛战役相关的文物和文献,其中的几件船工功劳状、贺功捷报和奖状堪称“镇馆之宝”,反映了海岛人民不怕牺牲,积极参与家乡解放斗争的革命热情。这几件功劳状都是桃花岛船工钟阿根(又名钟阿清)提供的。其中两件与1949年10月的登步岛战役有关,是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廿一军六一师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时间是一九四九年冬月廿五日,冬月即当年农历十一月。

第一件是《功劳状》,奖状的文字呈繁体,传统竖排形式,其内容是:

奖字第一号,兹有钟阿根船工在舟山战役中立下功绩,经评定为一等功劳,特颁给此状以资奖励。右给钟阿根收执。

从内容看,这份功劳状的编号是第一号,且钟阿根是立下一等功劳,由此可见他在这次登步岛渡海作战中,是支前船工的先进代表,冲锋在前,为运送解放军登岛作战是立下大功。

这件功劳状的设计很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奖状上方有海山红旗图,象征着海岛革命斗争,红旗插遍舟山群岛,海上似乎还有炮弹的火光,在炮声隆隆中,我们的船工帆船起航,渡海作战。图案设计简练而有特色,生动展现了这个功劳证书所代表的至高荣誉。

第二件是《贺功捷报》,“贺功捷报”四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捷报内容如下:

钟阿根同志在伟大的渡海作战(摇船)中英勇果敢,吃苦耐劳,克服重大困难,完成光荣任务,为人民解放事业建立功绩,业经评定为一等功,除给本人奖励外,特再捷报祝贺

此致

钟府门第 无尚光荣

从文中最后一句“钟府门第 无尚(上)光荣”的手写内容看,这一件《贺功捷报》是向钟阿根的家人报喜的,是表彰“光荣人家”的喜报。贺功捷报是向立功者家庭报喜的书面材料。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曾规定,对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个人,均应向其家庭报喜。解放战争时期,还对捷报(立功喜报)作出专门规定:报功捷报是寄回家的,并应经该受奖家属之区乡政府转交,以便与地方庆功工作结合。

这两件奖励证书,虽然因为时间久远纸张有些皱褶破旧,但见证了七十多年前登步岛战役中舟山海岛渔工的英勇,军民团结的齐心协力。因此作为海岛红色纪念馆的藏品,可谓是有地域特色的革命文物。

功劳证的主人叫钟阿根,是桃花岛上的渔民。

1949年11月3日夜里,解放军从桃花岛出发,向登步岛发起进攻。由于解放军对桃花、登步附近水域不熟悉,桃花岛上以钟阿根为首的几位船老大也纷纷主动请缨,开船引路运送解放军。那一夜,钟阿根和各地船工摇着橹,冒着战火从桃花岛到登步岛,运送解放军渡海登陆登步岛。

据钟阿根的儿子钟瑞良介绍:“当时解放军给我老爸的指挥船上搭了一个棚,用打湿的被子盖好,因为敌人机枪会扫下来,四位解放军保护着他。有一次国民党子弹打过来,四个解放军一下子都扑到在我老爸身上。他们宁可自己牺牲也要保护好船老大。那次我老爸右手受伤。如果没有解放军的话,我老爸肯定就死了。所以我老爸记心里了,部队对他这么好。”

当时的渔船很多是摇橹的那种拖虾小木船。时年33岁的钟阿根跟着解放军,摇着橹穿过枪林弹雨,这一摇就是好几年,一直打到台州的一江山岛。期间,他多次荣获一等功。

在桃花岛红色纪念馆,还陈列着一根橹,长七八米,那就是当年船老大钟阿根摇过的橹,那根历经岁月打磨、布满裂痕的船橹,也在海岛解放战斗中立下功劳,如今似乎还在述说着它的主人钟阿根,带领船工冒着炮火运送解放军渡海作战的故事。

在红色纪念馆里,还陈列着一份一等功奖状,这是钟阿根后来参加舟山解放战斗,而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廿一军司令部政治部奖状》。奖状文字内容如下:

兹有钟阿清君,在解放舟山战役中,支援前线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业经评定为一等功劳。

特给此状

右给钟阿清

军长 滕海清

副军长 高志荣

政委 汤光恢

参谋长 吴咏湘

主任 王静敏

一九五〇年六月二日

奖状主体部分呈黄色底纹,中间有白色水印美术字体“支前光荣”四个大字,上下排列。奖状边框为橙红色花纹。奖状上方,有毛泽东像,两侧缀以稻穗和八一军旗,布局紧凑,色彩亮丽,十分美观。

这份奖状的颁发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司令部、政治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军史文物。

(图片由桃花岛红色纪念馆提供)

2024-11-08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0326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