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徐小玉

徐小玉(1908—1955),曾化名徐继钧,普陀东港街道塘头村(当时属定海县展茅乡)人。1947年初,自组反蒋民间武装“治奸大队”,任大队长。同年6月,率部接受中共华中海上工作委员会收编,任“舟山群岛游击支队”支队长、司令,领导队伍在舟山群岛开展海上游击斗争。1949年初,改任“舟山大队”司令,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舟山群岛战役。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海军司令部情报处侦察科副科长、华东海军吴淞要塞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等职。1955年病逝。

徐小玉,1908年2月出生于塘头一个渔民家庭,父亲捕鱼,母亲卖大饼,一家人勉强度日。徐小玉从小不喜欢读书,上了两天学就再也不肯去了。以后,他上船当了4年“小伙计”,小小年纪就浪迹天涯。1926年,徐小玉只身来到宁波东钱湖当水手,后当上老大,生活才慢慢有所改善。但不幸的是,在这一年中,他的母亲和弟弟相继因病去世。

1940年,徐小玉到镇海穿山谋生,先与人合股做生意,还开设一家叫“元和记”的客栈。由于受到当时抗日形势的影响和教育,1941年,他与活动在镇海一带的国民党定象游击指挥部(苏本善部)一大队一中队有了联系。一开始,他把自己开设的客栈提供给苏部作为秘密活动点,后来还帮他们采购和运输物资。由于和抗日游击队接触频繁,他被汉奸告密,生意遭损失,到1942年3月间已无法经营了。于是,性格刚烈的徐小玉与苏本善部的一个中队长戴永堂组织了一支22人的队伍,准备去象山投奔苏本善。可是他们刚到大猫山,便被日伪军发觉并缴了械。徐小玉见机脱逃后,将家眷送上海,便在象山等地继续与人合股经商。

1943年,徐小玉正式参加苏本善部,并任穿山独立分队分队长,后又升任中队长。由于不满大队长邬阿定的胡作非为,他准备拉人马投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但被邬阿定察觉并缴了械。

1945年4月,沈溥接替苏本善担任定海县长。徐小玉通过要好从中活动,担任了县政府特务队队长。他常带特务队到沈家门、岱山等地活动。他曾在沈家门秘密策动一个班的伪军反正,还先后活捉了4名日军和2名敌翻译官。特务队的行动,震动了日伪军。徐小玉也渐渐有了名气。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汉奸们粉墨登场,摇身一变又成了国民党红人。被委任为国民党定海县刑警队副队长的徐小玉目睹国民党政府如此行径,便毅然辞去刑警队副队长之职,随即组织起一支队伍。他一面派人寻找共产党,一面在展茅、塘头、螺门一带张贴布告,号召群众抗丁、抗税,得到当地贫苦渔民、农民的响应,参加人员不断增多。1947年4月下旬,徐小玉把100余人队伍拉到镇海峙头,成立了治奸大队。徐小玉任大队长,梁阿岳、张月清为大队副。徐小玉治军严明,与战士约法三章:不准抢老百姓财物、不准打骂老百姓、不准奸淫妇女。此后,徐小玉带领治奸大队在镇东、鄞东一带展开收税、征粮和缴枪活动。同时,他多次拒绝国民党的拉拢利诱,而想方设法寻找共产党。

正在这时,我华中军区为打通苏北和浙东的海上交通线,委派统战对象周游(原名芦仁义)在舟山组织一支武装,以开展海上游击战争。周游接受任务后,了解到舟山一带有徐小玉为首的治奸大队在活动,便于当年6月初派曹一新到宁波进行联络。见面后,徐小玉当即表示愿意接受中共苏北党组织的收编,并提出了以下要求:派人去苏北根据地参观学习,同党的领导人会面;苏北派共产党员来部工作;部队留原地活动;确定部队番号、发给印章,提供枪支弹药及生活经费等。

1947年6月底,周游以苏北党组织特派员身份,来到镇海白峰徐部驻地,代表中共华中海委宣布部队的番号为浙东第四自卫纵队,任命徐小玉为纵队长,毛子明、张月清为纵队副,曹一新为参谋长。

1947年7月,浙东第四自卫纵队就发展到170多人。徐小玉随即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建立了三个中队和警卫班、海防队。整编后,部队的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徐小玉把峙头作为根据地,按照解放区的一些政策,建立了税收政策,实行“劫富济贫”。

徐小玉领导的自卫纵队的这些活动,引起国民党政府的恐慌,多次派重兵“围剿”。从当年7月下旬至9月初,徐小玉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率部转战于镇海、象山、奉化、宁海和舟山间,与敌人进行多次激战。

1947年9月上旬,国民党浙保第一纵队王拂尘指挥浙保1000余人,在镇、鄞、奉、象、宁(海)等保警队的配合下,对浙东第四自卫纵队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徐小玉依靠当地群众,率部在镇东一带与敌人周旋。9月11日,徐小玉带纵队在峙头花船村总台山宿营时,被敌人包围。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徐小玉镇定自若,指挥自卫纵队的指战员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坚持了整整9个多小时后,于深夜突围。这次战斗使部队遭到了较大损失,但徐小玉并没有气馁。他布置芦瑞元、梅耐青等人组织隐蔽工作,联络被打散的部属,自己则去上海找周游,并即由周游陪同去了苏北。

在华中海委书记吕炳奎安排下,徐小玉在苏北解放区参观、学习了近二个月。在此期间,华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陈丕显接见了他,鼓励他回舟山继续带领队伍进行游击斗争。同时,华中军区正式授予了舟山群岛游击支队的番号,委任徐小玉为支队长,江之铭为副支队长,王博平为政治部主任。华中海委还派了共产党员何育芳、何乾根、陈金发等6人,随徐、江南下舟山。

1947年12月初,徐小玉等回到定海马目,召集旧部100余人,同时又与在东极活动的马阿明取得了联系,便开始打出舟山群岛游击支队旗帜在舟山各岛开展游击战争。“舟支”的成立,给国民党定海县政府造成很大的威胁,同时,也震慑了浙江省政府。他们下令悬赏通缉徐小玉。对此,徐小玉不屑一顾,精心部署,更频繁地发起武装进攻:1948年1月6日,他率部在金塘洋面活捉并处决了金塘派出所所长顾任父;1月10日,又率部在展茅与芦花之间的塔岭进行伏击,击毙了定海县保警第三中队中队长王雪瑜;2月28日,袭击了田螺峙盐务税警队,击毙盐警1人,俘盐警30余人,缴获长短枪20余枝。随着战斗的胜利,部队的不断壮大,徐小玉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又对部队进行了整编,成立了海防大队、岱衢大队、直属中队和特务中队。3月20日,在庙子湖收缴了当地保安部队的武装后,“舟支”就以东极庙子湖为根据地,在舟山各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收缴了秀山、长涂、桃花、虾峙、小沙等乡自卫队的枪枝,军威大振。

1948年3月底,徐小玉等再度去苏北。又一次受到管文蔚、陈丕显的热情接待。管、陈还决定设立舟山群岛游击支队司令部,委任徐小玉为司令,派张大鹏(化名李兆祥)任副司令,王博平仍为政治部主任,还给部队配备了机枪、冲锋枪等武器。徐小玉受苏北党组织的信任,内心十分感动,决心努力为党工作。

5月底,徐小玉返回舟山后,对部队再次进行整编,在部队内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向指战员作政治报告和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教唱《新四军军歌》《你是灯塔》等革命歌曲。司令部发布了关于《团结一致努力推进工作》的训令,提出了干部多与士兵谈话;切实顾到人民一针一线之利益、保护公家一切物件等要求。这些措施,使“舟支”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治及军事素质都有明显的提高。部队经常主动出击,与东海游击总队和我党秘密领导的保警第二中队默契配合,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游击斗争,控制了定海的广大乡村。

1948年8月6日,根据中共浙东临委关于东海游击总队配合四明山的主力部队开辟台(州)属地区的指示,中共东海工委在展茅茅洋召开了扩大会议,决定由“东总”政委王起带领“东总”南进,“舟支”配合“东总”行动。8月17日,王起率总队主力280多人开赴六横。后“东总”在六横岛进行缴枪筹款时突遭国民党衢州绥靖公署主任汤恩伯等亲自指挥的优势兵力“围剿”,损失较大。徐小玉分析了局势后,与王博平率“舟支”指战员108人于8月28日从庙子湖撤往苏北。抵苏北解放区后,华中海委决定把“舟支”改编成“舟山大队”,仍由徐小玉任司令。1949年4月21日,徐小玉带领舟山大队随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参加了渡江战役。不久在镇江与海防纵队一起编入了华东海军第一纵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海军战士的一部分。

1949年5月,徐小玉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舰务科科长,7月调华东海军司令部情报处工作。不久徐小玉和原“舟支”指战员奉命参加解放舟山群岛战役,他被调到三野七兵团二十二军军部帮助工作,为解放家乡作出了贡献。

1950年4月起,徐小玉先后任华东海军司令部情报处侦察科副科长、华东海军吴淞要塞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等职。1955年3月,在位于常州的江苏省转业干部速成中学学习时病逝。终年47岁。

来源:普陀区档案馆(区史志研究室)

2025-04-02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40761.html 1 3 徐小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