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善(1917—1948),普陀勾山人,1941年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活动;194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负责东海游击总队岱山秀山联络站工作,不久在国民党“清剿”中被捕,同年10月牺牲于余姚,时年31岁;1955年6月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金明善,1917年4月18日出生于勾山桐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口之家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难。在他刚满15岁那年,父亲就因贫疾过早地离开人世。穷困生活的煎熬和黑暗不平的世道,使金明善从小就铸成倔强、正直的性格。
1939年6月,日寇占领定海后,中共定海县工委秘密转入农村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宣传抗日道理,进行敌后游击斗争。1941年,中共地下党员徐长海、陈亚英等人在勾山桐岭、芦花一带进行革命活动,传播革命思想,组织领导农民进行抗日斗争和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发动当地农民实行减租减息。金明善在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和影响下,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坚定了抗日救亡的革命思想。从此,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积极参与兴办农民学校。
金明善曾先后三次遭捕,都从未泄露我党地下斗争的秘密。1942年,他在普陀勾山小干岛私塾教书。有一次,日寇到小干岛扫荡,怀疑金明善是地下游击队员,当即逮捕了金明善,并押到普陀展茅大展庙日军司令部。敌人用电刑等酷刑威迫金明善讲出我党和游击队的活动情况,面对敌人的严刑威逼,金明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使得敌人一无所得。1944年,由于形势恶化,党组织为金明善的安全考虑,决定调他前往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工作。在根据地,金明善看到了革命队伍严明的组织纪律、同志之间的团结友爱、党群关系的亲密无间,敬慕之情油然而起,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于是,他向党组织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了夺取胜利果实,掀起反共高潮,竭力进行反共活动,四明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四军被迫北撤。在这种形势下,金明善被组织指派回定海,在定海北蝉钓门渔村以教书为名进行隐蔽,坚持长期的地下斗争。这年冬,金明善经地下党员邵树棠的介绍在沈家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春,金明善在钓门与其他地下党员一道印发抗丁抗粮传单,由他组织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在迎神赛会宿营地上散发,并在洞岙、蒲岙两乡秘密张贴,以此激发群众的革命情绪,为筹建革命武装打下群众基础。同时,他还与邵树棠、向修志组成了“三人小组”,多次讨论如何着手进行组织武装队伍。由于金明善的积极筹划和努力,原中共定海党组织领导的“五大”留下的干部陈阿多、朱松基等,经金明善、向修志的动员和介绍,参加了由徐小玉领导的舟山群岛游击支队,后成为东海游击总队的骨干力量。
1948年5月,金明善调到岱山秀山负责东海游击总队秘密联络站工作。不久,金明善在敌人的“清剿”中不幸被捕。在定海县警察局关押了20多天后,他被解送到位于余姚的国民党军事法庭。在狱中,金明善坚持与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忠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手铐脚镣锁不住他革命的信念,严刑威逼动摇不了他坚强的意志。他和同狱的难友说:“你们的身份还未暴露,敌人还没有掌握你们的证据,坚持斗争,就是胜利。我身份已暴露,敌人不会放过我,我们在狱中要为党多做些工作。”他鼓励难友坚强起来,与敌人展开斗争。就在蒋家王朝即将灭亡的前夕,凶顽的敌人愈加疯狂地残酷杀害我革命同志,几乎每天都有人被从监狱里拖出而不再归来。1948年10月,在一个下着蒙蒙细雨、天色阴沉的傍晚,金明善被以“提审”为名带出了监狱。临行前,这个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昂然抬起头来,用坚定的目光向难友们告别示意,紧握着战友们的手说:“同志们,一定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祝你们走向胜利,走向光明,迎接新中国的到来。”金明善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视死如归,为祖国、为人民光荣地牺牲了。
1955年6月10日,金明善被浙江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英名和革命事迹将永远铭记在舟山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