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141”体系承接“152”体系,关键在县区一级,重点在平台建设,难点在体系贯通。作为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综合试点,衢江区迭代建设多功能为一体的区级社会治理中心,打造“152”体系和“141”体系衔接贯通的重要枢纽。
一、“重构+集成”,推动力量整合枢纽畅通。统力量、统资源、统管理,打造社会治理一站式解决平台。一是重构组织体系。迭代升级矛调中心为社会治理中心,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担任中心党组书记,加强协调统筹、力量整合,安排常驻部门16个、轮驻部门11个、随驻部门28个,实现人员职能同步入驻,提升中心的综合治理能力。二是重构运转体系。新增重大应急管理、监管执法协调指挥、基层社会治理业务指导等功能,推广运行17个集成联办“一件事”,组建9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建强综合信息指挥室,加快职权多跨协同、向下延伸。三是重构管理体系。探索制定《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作为衢州市地方标准发布;形成6方面32项制度成果,在全市范围推广复制。
二、“数据+研判”,推动数智赋能全面贯通。以“云智衢江”应用为核心,向上承接数字化改革5大系统,向下关联“基层治理四平台”,打造线上智治中心。一是纵向任务一贯到底。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由区级智治中心承接数改5大系统任务。按照“141”体系,将区级智治中心与乡镇“四平台”融合打通,并以数据共享实现应用与业务的综合集成,推动改革任务向“四平台”衔接贯通。根据各乡镇(街道)职能定位,按“非必要不贯通”原则,梳理出需贯通至乡镇的39个应用,并将任务由“基层治理四平台”“浙智兴村”逐级下沉到人到岗。二是横向信息一网收集。打通17个部门28个系统数据,融合“雪亮村居”、森林防火等近2万路视频监控,并根据专题算法,对收集的7000万条社会治理信息智能分析,通过“日汇总、周研判、月通报”,及时抓取群众关切的热点、社会治理的难点、改革发展的重点,为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依据。三是智能算法一体运用。根据人员、地点、企业等要素,梳理形成“信息图谱”,按业务需要打造4大类17小类智能算法,同步向乡镇村社赋能,为任务分拨、风险研判、全程管控等提供支撑。依托风险感知预警管理模块,对防灾减灾、环保监测等12个场景的风险提前预警,目前已研判预警隐患496次。
三、“溯源+考评”,推进闭环管控集成智通。围绕增强实效,打造事件处置全链条闭环。一是流程一屏统揽。建立任务分拨模块,构建人事匹配链,依托“基层治理四平台”与“掌上指挥”,实现事件受理流转、处置交办、反馈考评等全过程实时监管、一屏可见。至今发起多跨事件1365件,平均办结时长下降69.8%,满意率达98.3%。二是事项一键回溯。通过在事项办理全过程中留痕记录,实现事项全程可回溯,一旦发现错漏,或效果不理想,即可通过系统查找问题源头,为下一步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提供依据,推动智治中心自我完善、持续迭代。三是考评一目了然。创新“四维考评”“双向考评”等机制,归集基层干部办件数、满意度等数据,依托大数据精准画像、量化考核、分类打分,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困境,充分提升基层干部的干事激情。如浙江时代锂电项目征迁,我们仅用19天实现103户100%签约。
下一步,衢江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抓改革、久久为功强治理,持续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不断迭代区级社会治理中心,为实现“152”与“141”体系衔接贯通、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衢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