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今日关注

聚力空港新城 建设浙西枢纽

奋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引擎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的光荣使命。省委、市委都作了全面系统部署,出台具体举措,全力支持保障。在全省主攻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均衡、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作为重点支持的26县,衢江可以说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机遇当前,关键要找准平台、载体和抓手。

一、战略引领、平台赋能,奋进共富新征程

衢州市委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战略平台就在“浙西省级新区”,其中核心区之一,就在衢江的空港新城。为此,衢江区以枢纽港建设为重点,全速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全面加快港产城共生共荣,全面建强空港新城这个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

一是聚焦四港合一,打造多式联运枢纽。衢州全年货运总量达1.4亿吨,但物流结构单一,依赖公路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为此,衢江区全力推动多式联运枢纽港建设。枢纽港规划总面积80平方公里,分空港、铁路港、公路港、水港四个板块:

①空港,建设两条远距离同时起降的跑道,满足大型货机起降要求。②铁路港,结合机场铁路专线,启动铁路货场搬迁,军民两用、一带两便。③公路港,布局在铁路港东侧、水港二期南侧,靠近高速、国省道。④水港,目前,港区一期24个泊位投入运营,设计吞吐量650万吨,加上后续二期开港,总吞吐量将达1500万吨,可无缝连接义新欧班列、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目前枢纽港项目,已列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十五个标志性项目,正全力争取列入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

同时,区里围绕口岸功能、大宗商品转运功能,布局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物流区(B型),培育水铁、公铁等物流业态,为全市产业发展,提供降本增效的大平台。

二是聚焦区位优势,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杭衢高铁经过衢州,串联起浙赣铁路、九景衢铁路、衢宁铁路、沪昆高速、320国道、351省道等干道,形成米字型交通网络。伴随杭深高铁近海内路线、浙赣运河等提上日程,衢江的交通优势不断显现,可形成1小时物流圈,辐射9个地市,涵盖8.5亿吨货运量。衢江立足交通优势,招引万纬物流、华东数字经济示范区等现代服务业入驻,打造千亿级商贸服务产业集群。日前,省委出台的《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多式联运主导型、现代商贸物流业,作为衢江的“一县一策”,将为衢江提供更大的政策、资金、要素保障。

三是聚焦港城融合,做优公共服务品质。教育,影响下一代出路;医疗,决定后半生幸福,受社会人才广泛关注。为此,衢江区持续深化教育医疗改革,实施教育“四个一”工程,深化医共体建设,招引育才、知临等一大批优质资源,携手中西部振兴办,与北师大、北京教科院、安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合作,开展医疗精准帮扶工程,“三优一均”教育均衡化工程,推动教育医疗全面提质。

二、产业支撑、文旅赋能,开辟共富幸福路

衢江既有生态优势:“山好、水好、生态好”,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3%,有华东最好的一级地表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世界长寿之都。

又有交通优势:杭衢高铁后续通车,杭衢同城化基本实现,同城效应将直接拉动旅游消费。下步打通江山到武夷山段高铁,建成杭深高铁近海内陆线,串联长三角、珠三角两大高消费经济区,将大大缩短时空距离、带动消费升级、打开旅游市场。

还有文化优势:衢江区发现了迄今江南地区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西周土墩墓群,出土了西周青铜车马器及大量玉器,被专家认定为有可能是史书仅有零星记载的“姑蔑国”王陵区,发展全域旅游正当其时,正得其势。

一是坚持全域推进。打通区乡村三级、融合一二三产业,把全域当成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深入实施“全域旅游1258”体系(“1”是一个核心目标,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是衢北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衢南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5”是谋划千亿文旅项目库、推出一批高端赛事等五件大事;“8是全域旅游品牌创建、精品景区打造提升等8项工程),着力将衢江打造为,长三角区域的旅游“后花园”、山海联动的旅游“精品线”、诗画浙江的旅游“风情带”。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将《衢江区“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规划多规融合,构建“一体两翼三大圈层”的文旅发展格局(一体,就是以衢江城区为主体,打造旅游枢纽集散中心;两翼,就是培育打造黄坛口、铜山源南北两大旅游集聚区;三大圈层,就是衢南生态康养慢游圈、衢北运动康体度假圈、中部诗路衢江风光圈),持续提升富民效益,让衢江百姓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端上金饭碗、拓宽致富路。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重点抓好黄坛口5A景区、铜山源休闲度假区、六春湖滑雪度假区等十大文旅项目,持续推动“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同时,全面开启 “三生融合”型未来社区建设,莲花乡村国际未来社区,顺利开园并发布全国首个指标框架,入选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试点。目前,未来社区在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1000人以上;去年春节,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现在,衢江有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5个。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年仍接待游客9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7.7%,成为衢江战略支柱产业。

三、党建统领、数智赋能,建强共富主力军

蓝图已定,目标已明,关键在落实。衢江从党建统领入手,提升队伍能力、夯实基层基础、优化治理环境,为建设空港新城、助推共同富裕,不断激发新动能、注入新活力、打造新引擎。

一是“两专”提质强能力。紧扣“两勤”“两专”要求,深入实施“两专”菁英成长142三年行动计划,把培训班开到重大项目、重点工作、重要改革的一线火线上,不断提升干部的执行力、斗争力。比如,总投资500亿的时代锂电项目,征迁涉及区103户、3万平米房屋、560亩土地,19天100%签约,30天全部拆平。

二是强基赋能促发展。以村社换届为契机,全面实施强基赋能1553工程,聚焦“五年筑强基、赋能枢纽港”总目标;开展头雁领航、青蓝接力、壮村提质、阳光治理、暖心关爱“五大行动”;打造党建强、队伍强、治理强、服务强、发展强的“五强”村级组织,提升基层组织助推发展的战斗力。通过强基赋能,为基层村社搭建起比学赶超、互看互学、结队互促的平台,促成产业、地域相近的村社,组建产业联盟,抱团作战、做大做强、助推共富。截至目前,衢江有152个村级党组织,参与特色党建联盟建设,覆盖带动农户4600余户,带动村集体增收至少3万元、村民增收至少7000元。

三是数智赋能优环境。高标准推动数字化改革,今年上半年,衢江数字化改革评价,综合排名全市第一。谋划高效集成、服务治理的数字化应用,其中“掌上指挥”应用,作为全省平安法治“一件事”、首批应用正式发布;急线烽应用两大组件,被国家应急管理部肯定推广。将“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和数字化改革深度融合,建成区社会治理中心,打造“152”向“141”贯通的枢纽节点,成功承办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工作现场会。

浙里通“衢”,成就“江”来!共富路上,衢江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港产城共兴共荣,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空港、水港、陆港、信息港“四港合一”,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融合”,一座更有愿景、更有希望、更有价值的空港新城,必将冉冉升起!

下步,衢江将保持拼的姿态、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共同富裕的决策部署,以“空港新城”建设,助力全市产业提档升级、助力“大小三城”优势互补、助力浙西新区落地落实,为市委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多出衢江力量、多创衢江经验、多作衢江贡献!

2021-11-12 聚力空港新城 建设浙西枢纽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174605.html 1 3 奋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