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刊

全国首发地方标准 打造“行走的医院”衢江样板

6月24日,衢江区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大会召开,全国首个“行走的医院”标准化创新示范县落户衢江。随着“行走的医院”村卫生室一体化建设项目的推进,“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村”的愿景在衢江已然成为了现实。

衢江区作为浙江省山区26县之一,山区面积1218平方千米,占区域总面积的70%,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6.75%,偏远乡村老年慢性病患者“看病难看病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存在已久。近年来,在农工党中央和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的指导支持下,衢江区率先在全省试点实施“行走的医院”项目,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疗服务,遇到“疑难杂症”还能连线省外专家远程就诊……这样的好事是常年生活在山区、库区的衢江百姓未曾想到的。

举村乡位于乌溪江库区深处,距离市区60多公里,搭乘公交班车进城看病单趟就要花费2个多小时。身患糖尿病多年的徐大爷,因交通不便又惧怕坐车,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今年3月,在接到徐大爷老伴的求助电话后,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举村分院的吴磊医生,背上全科医生助诊包,第一时间为他上门送诊。“血液化验、尿液检验、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等检测项目都可以利用助诊包实现。”吴磊说,“我还可以通过它将相关检测结果上传,让北京等上级医院专家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提出诊断建议。这就像是一个‘行走的医院’。”

吴磊口中的“行走的医院”是衢江区率先在全省实施的惠民项目。该项目不仅为全区100家规范化村卫生室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将医共体分院全科医生下沉到村卫生室,依托助诊包开展巡诊服务,实现基础医疗上门,还免费提供每天50-100个远程门诊专家号。大洲镇沧州村的傅大妈今年75岁,患有10余年糖尿病。今年3月,傅大妈在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进行远程会诊后,经过用药调整和8天的治疗,血糖明显好转,最终满意出院。

“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村卫生室与知名三甲医院及本地区级医院的互联互通,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项检查1万余人次,远程诊疗1000余人次,辐射群众近40万人。”衢江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衢江区将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探索发布全国首个“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健康服务地方标准,将“衢江标准”推广至浙江全省乃至全国,推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优质共享的经验做法,助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记者|林楠

2023-06-27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354643.html 1 3 全国首发地方标准 打造“行走的医院”衢江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