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历史自觉、文化自信,聚焦重大考古发现,广泛宣传浙江考古成果,10月21日,“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穿越浙江一万年”主题活动在全省11个地区火热开启,本次考古研学之旅衢州站在衢江西周姑蔑考古遗址中开启。
当天上午,一辆大巴车缓缓停靠在衢江西周姑蔑王陵考古遗址处,49名小学生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开启了考古研学之旅。
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是展示中国早期越文化的重要窗口,对衢州历史地位、浙江的历史文化乃至中国西周早中期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活动现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张森带孩子们参观了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的考古发掘过程,张老师从出土文物的视角解读姑蔑遗址,从文物的年代、工艺、作用等方面为大家一一讲解出土的文物,让孩子们在走近文物、了解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共享遗产保护的成果,孩子们探着脑袋仔细聆听。
张老师带着大家参观1号墩和3号墩,一边细致讲解,一边耐心解答孩子们的疑问。
拿出小铲子,配上小刷子,孩子们正式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俯身“挖呀挖”,沉浸在考古现场挖掘文物的乐趣中。
结束了趣味横生的考古之旅,下午孩子们又来到了“衢江百艺展示馆”,此馆于2023年创成“浙江省乡村博物馆”,馆内展示了传统糕饼制作技艺、根角雕、廿里剪纸等百余种非遗传统制作技艺。
活动现场,该馆负责人谢志雄带孩子参观了“衢江百艺展示馆”中传统糕饼制作技艺和传统工艺展示品。
谢师傅作为杜泽糕饼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带大家观看了桂花空心饼宣传片,了解制作工序,动手制作桂花空心饼。
揉饼、包饼、作画、上麻......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姑蔑桂花饼”在孩子们的手中展现了出来。
清香四溢的桂花空心饼出炉,孩子们手心捧着自己的“姑蔑桂花饼”仔细端详,笑脸盈盈,纷纷沉醉于自己的劳动成果中。
考古文化与非遗技艺相融合,以文化传承与实地教育为目的,本次研学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节生动而活泼的实践课堂,让孩子们在实地了解、感受姑蔑文化的同时,培养动手实践和自主创新的能力。
来源:衢江区文广旅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