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千千万万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衢江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大卫生健康领域项目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培育引进医疗人才,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用心用情用力为40万衢江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建强医疗硬实力
服务百姓有保障
机械轰鸣,工人穿梭,近日,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三期工程项目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2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74.29亩,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衢州市眼科医院门诊及住院综合楼幢、临床培训基地与科研教学大楼。项目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开工,预计春节前将实现两幢主体建筑结顶。
“三期工程预计2025年6月份全部完工,届时整个医院建筑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衢州二院基建科副主任郑剑飞介绍,项目完工后将大大提升医院科研、教学、急救、保健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环境。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是构建群众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底座”。今年来,衢江区紧抓就医环境改善、综合实力提升,大力推进医疗项目建设,构建四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
除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衢州二院三期工程,区中医院智造新城新院区、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已分别于今年8月和10月投入使用。区中医院智造新城新院区将医疗服务触角再延伸,承担起智造新城东港片区近6万群众的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让中医服务更好地惠及智造新城百姓。区妇保院新院区集孕产妇抢救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为全区妇女儿童提供水平更高、体验更佳、服务更优的医疗环境。
“目前,衢江区共有3家区级医院、3家医疗次中心以及18家乡镇分院和100家村卫生室,布局合理、差异发展、优质均衡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初步显现。”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张文雄说。
延伸服务至基层
打通最后一公里
民之所需,力之所至。在建强医疗实力的同时,衢江区在推进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补齐基层医疗短板上下足了功夫。当前,衢江区21个乡镇实现了医共体全覆盖,优质医疗资源全面下沉。同时,在建成83家政府办村卫生室的基础上,以“行走的医院”为补充,在全省率先探索基层巡回医疗服务新模式,精准解决山区群众就医难题,打通山区群众看病“最后一公里”。
每月的25日,是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家庭医生团队前往外焦村开展巡回医疗服务的日子,由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担任团队长、两名责任医生和一名辅助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为山区百姓送医送药上门,让老人们在农村就能享受和城里的一样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每个月都准时来,为我们看病提供方便,有事询问他们,都会一一耐心解答。”大洲镇外焦村村民邓春香笑呵呵地说,“我们都很喜欢家庭医生,一定要给他们五星好评!”
目前,大洲分院共组建了6支巡回医疗服务小组,设置了18个巡回医疗服务点,每月至少有13天的时间巡回医疗服务在路上。三年来共开展了巡回医疗服务500余次,服务覆盖人群21000余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医疗需求2000余次。
“开展巡回医疗服务时,我们会把中医适宜技术一起带下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中医服务。”区中医院医共体大洲分院副院长兰燕表示,巡回医疗服务小组还会随时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当地群众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巡回医疗服务开展以来,衢江区每日投入医生100余名,累计上门诊疗10万余次,开展检查检验5万余项,减少赴上级医疗机构重复检验检查2.8万项次。衢江区也在全国率先发布了行走的医院乡村巡回医疗健康服务地方标准,被授予全国标准化创新示范县的称号。“我们今年推出‘百千万+’作为保障,落实百名院长连百室、千名医生入万户行动,让‘行走的医院’更有效地落地。”张文雄介绍。
引才汇智解民需
提升医疗软实力
医疗创新服务惠民生,引才汇智解民需。在医疗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的同时,衢江区以国家、省级一流诊疗服务下沉为契机,加强与上级医院的联系与沟通,引入一大批名医、专家前来开展对口智力支援。
今年6月,衢江区国家标准化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国家智能骨科疾病诊疗示范中心落户衢州二院,国家级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等10余名专家定期坐诊。乘借“百科帮扶”的东风,区中医院与省中山医院就针灸科、康复科、脾胃病科和骨伤科等中医优势学科开展合作,其中针灸科列入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培育专科。“现在医院环境好,医务人员服务热情,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也更放心。”市民李芳对衢江就医环境的变化深有感触。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针对处于“亚健康”状态和带有常见“职业病”的青年,《衢江区服务青年发展40条举措》构建起一系列更符合当代职场青年需求的养生体验场景。今年9月,区中医院特别推出特需门诊、夜门诊,推出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等中医特色康养服务。11月27日,以中医康养特色项目为主题的杨继洲中医针灸文化街于正式开街,为广大青年群体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疗事业持续发展,看后备力量,衢江将“筑巢引凤”和“因凤筑巢”不断进行有机融合,做好人才引育政策的执行,增强人才吸附力度,在全市率先出台“10+N”人才新政,近四年累计向500余名卫技人才发放2000万元补助。根据今年浙江省推出的“全省万名医生进修三年行动”,衢江区继续启动了“5120”专项人才培养工程,计划在三年内,培育50名以上临床医学骨干、100名以上一线专技人才、20名以上医院管理梯队人才。
“我们将精选一批‘好学生’,寻找一批‘好学校’,聘请一批‘好老师’,创建一批好环境,让他们学成归来,为衢江老百姓服务。”张文雄表示,卫健系统将稳扎稳打,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一步推动衢江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叶晓轩/文 王昕汉 邵秀清
区卫健局 区中医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