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衢报记者 徐双燕 通讯员 张俏) “感谢组织为我澄清正名,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今后我也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日前,一场失实检举控告澄清会在衢江区杜泽镇某村召开,收到《澄清正名通知书》的村党支部书记祝某某说。
此前,有群众实名举报祝某某在村级劳务用工、村级道路浇筑上存在优亲厚友等问题。杜泽镇纪委通过调取证据资料、实地走访、谈话了解等方式,核查举报内容,发现反映的问题均不属实。综合分析研判后,镇纪委决定采取会议澄清的方式,为受到不实举报的祝某某澄清正名。
为激发和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衢江区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清风激励”专项行动,制定澄清查诬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严格把握失实举报造成的影响程度,审慎确定澄清方式,并绘制诬告陷害查处工作流程图,引导承办单位准确把握诬告陷害构成要件和查处程序,一体推进失实举报澄清正名和查处诬告陷害工作。
攥指成拳、合力共为,打好澄清查诬组合拳。衢江区纪委监委强化联商联查,建立澄清查诬定期会商机制,由纪委主要领导牵头,信访、审理、纪检监察等科室力量联合,定期梳理拟澄清对象及涉嫌诬告陷害行为清单,集体会商审核提出认定意见。同时,加强跨部门信息互通、联动处置,推动成立由衢江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衢江区纪委监委、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共同参与的打击诬告陷害专班,对扰乱正常信访举报秩序、为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长期无理信访等诬告陷害行为,加大查处和通报力度,坚决向诬告陷害者“亮剑”。
如何扩大澄清查诬成果?衢江区纪委监委创新建立诬告陷害责任告知前置制度,针对重复访、越级访等重点信访人员,在受理告知环节,发放《诬告陷害行为责任告知书》,让信访人直观了解无理访成本,切实维护良好信访秩序。同时,探索执行“一人两访”机制,既对澄清对象进行回访,又延伸回访澄清对象所在单位,做好教育引导正向激励,并注重与组织部门联动,及时将相关澄清材料归入干部廉政档案,对因失实检举控告而受到不良影响的,在职权范围内予以纠正、消除。
去年以来,衢江区纪委监委共为16名受到失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联合公安机关查处诬告陷害行为3起5人,衢江区检举控告总量、重复举报量分别同比下降16.7%、53.8%,检举控告秩序得到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