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举办“共富乡村、共赢未来暨衢江区王家山未来乡村开园仪式”并发布“康养秘境,自在太真”旅游品牌;超额完成招商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目标任务;建成王家山村备用水源项目并投入使用,新建水站7个,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农饮水保供工作成效喜人;完成王家山村等四村污水改造提升工程,全乡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争取区级公路段资金100万元改造太真桥梁,春节前实现全面通车;打造5家共富工坊,群众共富路径不断拓宽……
砥砺奋进谋发展。2023年,太真乡紧紧围绕衢江区深化“五城”建设和打造“青年衢江”具体目标任务,克服底子薄、基础差等不利因素,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为工作重心,攻坚克难、实干争先,推动太真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乡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发展为要 项目为基
在提质增效中集聚动能
小满已至,诸事正好。2023年5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满祭”和未来乡村开园仪式,在太真乡王家山未来乡村拉开帷幕。热闹的锣鼓唤醒这个深山里的山村,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的围观,也让不少赶来感受民俗的游客大开眼界。
依托丰富的竹木以及水资源,王家山村古法造纸沉淀出悠久历史。“一张纸”,为这座“江南造纸古村落”注入了新活力,也成为了太真乡打造王家山未来乡村的契机。在这次开园仪式上,太真乡还发布了“康养秘境,自在太真”旅游品牌,以“五美王家山、纸为你而来”为总体定位,以王家山特有的“小满祭”为契机,打造古法造纸乡愁馆、造纸体验长廊、千纸鹤游园等10余个纸主题节点,活动期间吸引游客2300余人,助农增收30余万元。
以此为新起点,太真乡还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深挖纸文化内涵,打破单一造纸工艺局限,引进王敏良现代造纸工作室、沈谊云绘画工作室、非遗莹白瓷传人毛进中工作室,开设国画及陶艺研学课程,丰富研学载体。开园以来,共接待研学、参观、学习等团队20余批次、800余人次。
而这只是太真乡以发展为要、以项目为基,不断在发展中集聚动能的一个方面。
在主要经济指标上,太真乡争先进位。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作分组考核机制,推动全乡干部全员招商。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向上对接交通、电力、通信等单位,优化路灯、管网、通信、立面改造等,启动太真桥梁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5400余万元的洞口变项目目前进度已达40%。2023年度全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76万元,招商引资652万元,外贸进出口额235万元,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新引进税源型企业3家,新招引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一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追赶跨越。
太真乡还不断在“旅游+”上做文章。持续深化王家山村与仙鹤集团村企联盟,精品民宿“鹤王居”已完成主体建设;古道边、原见、仰天伴月等精品民宿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实现高端民宿串点成线、集群集聚发展。目前全乡共集聚民宿33家、农家乐7家,相关村民月均增收3000余元。
产业赋能 民生为本
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走近太真乡的下槽桥,12米宽的桥面显得异常宽阔,双向四车道的设置让车辆行驶更加便捷高效。
原来的下槽桥,长20米、宽6米,双向两车道。杭新景高速公路太真出口建成通车后,经过集镇的大货车大幅增加,经常造成交通堵塞,当地群众呼声强烈。2023年3月,太真乡政府将下槽桥改建工程确定为当年为民所办的五件实事之一,并向上争取区级公路段资金100万元用于改造。
在银坑村鱼文化产业园一期,一尾尾鳙鱼正在镀锌板帆布鱼池内畅游。银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管岳仁告诉笔者,2023年以来,产业园已售出“衢鱼”牌鳙鱼20万公斤。鱼文化产业园不仅为投资业主创造良好效益,也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30万元的经营性收入。目前,投资400万元的鱼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已开始实施,2024年6月建成投产后,一期和二期产业园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45万元的经营性收入,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过去的一年,太真乡的共富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立足“旅游+”促共富的发展定位,太真乡聚力搭建“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共富架构,结合山区乡镇发展和产业实际,打造厂房车间式、产业赋能式、农旅融合式等共富工坊5家,累计吸收山区闲置劳动力百余人,其中低收入群体20余人,实现农户月均增收2000多元。其中,由太真乡统筹推动,中化蓝天集团与银坑村联合成立“蓝天飞鸡”“鱼文化产业园”共富工坊。“村里免费送我50只鸡苗,还搭好了鸡舍,鸡蛋和鸡由村集体统一收购,我只需养好鸡,其他啥都不用管。在鱼文化产业园上班,种种菜、养养鱼,就能有收入。真的要感谢共富工坊。”银坑村村民王仁陆说,通过卖鸡和鸡蛋,加上在家门口打工,他的年收入可增加2万元以上。
此外,太真乡还持续加快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鱼文化产业园二期、“蓝天飞鸡”、高山蔬菜基地、花椒基地等生态农业项目建设,村集体造血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共富路径不断拓宽。
与此同时,太真乡还坚持用心用情、改善民生,在推进共富中提升品质。大力推动共富大搬迁,超预期完成全乡86户266人搬迁阶段性工作;全面开展可复垦地块排查工作,完成10.94亩新项目立项工作,着力推进全乡资源重组、空间重构。着力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王家山村成功创建2023年度市级除四害示范村。持续深化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获评全区最美乡镇1次、最美村庄4次,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全力保障农饮水安全,新建水站7个,完成全乡农民自来水安装入户2100余户,实现自来水入户全覆盖。加快推进银坑山塘和水厂项目建设,做好农村饮用水日常管护,全力保障群众生活用水。
固本强基 抢抓风口
昂首阔步奋进新征程
2024年,太真乡将坚持目标导向,乘势而上,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决策部署,聚焦聚力衢江“五城”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锚定“衢北生态旅游大花园”发展目标,坚持党建为基、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民生为本,持续推进“全域土地整治、农旅融合发展、深化除险保安”三大战略行动,昂首阔步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同心同向奋力谱写美好太真发展新篇章。
“我们太真要发展,要正视我们的短板,更要看到我们的优势。从我们的实际出发,找到适合我们的道路,持续发力。”太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戴春峰相告,太真乡区位优势明显,境内交通路网全覆盖,对外拥有杭长高速太真互通,从太真出发到杭州市区仅需2小时,到黄山市区仅需1个多小时,与杭州、黄山等地联系十分便捷。对内拥有衢江最美公路塔太线公路和区美丽经济走廊重要组成部分杜灰公路,这些公路的开通使得太真成为衢北旅游交通的重要枢纽,为太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衢北生态旅游大花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交通方便是基础,关键我们境内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据了解,太真乡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5000个以上,pm2.5浓度每立方米20微克,是个纯天然氧吧。作为省3A级景区镇,太真乡境内旅游景点丰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洞天”的太真洞景区,王家山未来乡村去年5月已精彩开园,纸文化研学载体众多,精品民宿集聚发展,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境内还有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一区委纪念碑、古代银铜矿遗址、夫妻银杏树、姐妹瀑布、治岭石林、千年银杏、隐士谷、关公刀、太真石柱等名胜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乡全力发展旅游民宿、生态农业等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戴春峰介绍说。
太真深厚的文化资源更是为发展旅游增加了砝码。太真乡共有五大特色文化,分别为道家文化、古法造纸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银矿文化。 新的一年,太真乡将聚焦全域旅游提升工程,锚定“杭衢连接桥头堡”和“衢北旅游集散中心”双定位,依托太真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推进旅游民宿产业发展,以大旅游推动大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将文化资源与旅游、农业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文农旅融合优势叠加,将全面激发我乡旅游民宿、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活力。”戴春峰说,太真将高标准推进旅游民宿产业集聚壮大、高水平推进串珠成链发展全域旅游、全方位推进生态产业提档升级三大亮点工作,努力为衢江区实现“五城”愿景、跻身山区26县第一方阵、谱写共同富裕示范区“衢江篇章”贡献太真力量。
通讯员 祝婉潆 詹姜峰 叶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