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小陈皮托起大产业

本报讯 (记者 周万 通讯员 周爱珠) 赋能衢陈皮,同柑亦共富。11月15日,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在衢江区廿里镇开园了。

该产业园由衢江区人民政府、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衢州芸香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总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将着力打造衢陈皮“标准、植保、加工、仓储、检测、认证、溯源”7S中药材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产业园之所以选在衢江,正是因为衢江椪柑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深厚的产业基础。衢江区作为中国椪柑之乡,有着1400多年的椪柑栽培加工历史。据衢州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中药材研究所对衢陈皮的检测报告显示,其橙皮苷含量平均在5.0%以上,这种高含量的药用成分,使得衢陈皮成为药材市场的抢手货。2018年,衢陈皮被列为中药材产业“衢六味”之一。今年,陈皮列入国家第二批医保联采订单。

走进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熟练地给柑橘剥皮。9300平方米的生产中心,24名专业技术人员,6条陈皮生产线,12台剥皮、烘干机器,可储备陈皮4000吨的仓储中心……随着“陈皮+”概念不断延展,陈皮产品种类日益丰富,衢江陈皮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衢江研究院院长张春椿表示,产业园以提升陈皮陈化工艺为主要目标,设有椪柑老树实验田、加工陈化车间,把控不同种植、陈化条件下的陈皮有效成分等指标的变化,优化陈化过程中各项参数,建立最优工艺与质量体系。

尽管品质优良、产业起步扎实,但与闻名遐迩的新会陈皮相比,衢陈皮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如何在未来实现弯道超车?延伸产业链、推进标准化生产、创新提升附加值成了破局关键。

2023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与衢江区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开展了衢陈皮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和产品研发。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需要通过产业合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高校。衢江区是具有陈皮产业发展特色优势的县域,年产陈皮稳定在2500余吨,占全市总量的50%。“这次校地合作,是一场产业需求与科研成果供给的双向奔赴。”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副院长李石清坦言。

科技创新关键在于科研人才,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产业园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检测试验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工作站,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在产业园实现了实体化办公。

依托研究院的科研优势,产业园高效完成系列科研成果转化。通过构建“衢陈皮”的国家行业标准及质量管理体系,团队目前已经研发陈皮酒、陈皮茶、陈皮膏方等百余款“衢陈皮”系列产品。

“衢陈皮提取物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其中橙皮苷含量高于市场上其他陈皮,以此开发高附加值的衢陈皮衍生产品,未来在健康养生、日常食用等方面必然有着广阔的市场。”李石清对衢陈皮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这一看法也与衢陈皮产业合伙人、江西扁鹊中医药大健康有限公司总裁陈岗福不谋而合。“跑遍全国15个省,80多个种植基地,在衢江找到了家的感觉。”在给衢江营商环境点赞后,陈岗福憧憬了衢陈皮产业在衢江未来的发展,产业园在5年内合作共建椪柑种植GAP标准化基地10000亩以上,生产销售陈皮产品3万吨以上,产值突破10亿元,其中,药用陈皮相关产品产值4亿;三花陈皮产值4亿,陈皮产品和提取物产值2亿。

2024-11-26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08839.html 1 3 小陈皮托起大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