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将乡村生态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以文旅结合带动乡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为其他乡村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一、做法成效
(一)找准切入点合力攻坚,下足乡村治理“深”功夫。从环境整治入手,扎实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实施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三大行动,依法依规整治各类违建226宗,完成农房收储30余栋,农房改造195宗,庭院提升70户。干群齐心推进项目建设,7天时间完成闲置农房收储30余栋,2个半月完成民宿改造102间。
(二)把握关键点加快发展,下足服务提质“细”功夫。以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为重点,注重基础建设,加速业态植入,使村庄发展做到乡村旅游和群众需求的有机统一。按照用之于民的理念,新建380平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将游客接待中心、共享餐厅等与党群服务中心融合一体,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公益便民业务代办、健康教育、助老帮扶等服务。
(三)紧扣根本点推动共富,下足强村富民“真”功夫。以“千年古渡唐风盈川”为核心定位,结合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打造唐风诗韵特色民宿102间,同步引进南孔书屋、汉服体验馆等新兴业态。探索实施“1+3+N”片区联动发展模式,通过订单农业、文化衍生品加工、直播带货,释放集聚辐射效应,撬动周边片区共富动能,带动周边3个村经营性收入增加10万余元。
二、经验启示
(一)夯实基础,强化乡村治理效能。建立完善的民情档案系统是乡村工作的基础,要详细记录村民的家庭情况、需求变化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村民实际需求、潜在问题、资源要素等,制定针对性政策和服务。同时,提前将村庄文旅发展所需的交通路网、标识标牌、公共厕所、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纳入村庄规划中,确保乡村卫生环境优美,设施规整完善。
(二)提质增效,注入乡村发展活力。积极向上级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强化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破解文旅产业项目用地等难题。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招商,着力引进优质专业运营公司和民间资本参与村庄文旅开发建设。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与运营目标展开,精选并引入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如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提升市场竞争力,丰富项目内涵,提升游客体验。
(三)助力富民,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鼓励支持政府、村集体、企业、农户在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开发适应消费需求的特色旅游新产品,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把文旅元素更多地融入在基础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引导农民开办农家乐、高端民宿等,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创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
以文旅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当前热门的乡村发展模式和话题,各乡镇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文旅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挖掘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蓝凌(区委党校教师)、吴寒(高家镇组织员、区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