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答卷·2024

编者按:时间记录前行足迹,岁月镌刻拼搏印记。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全区上下锚定目标、实干担当、奋勇争先,连续八次夺得争先创优 “流动红旗”,持续开创“五城”建设新局面、奋力打造“青年衢江”新形象,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奋进之路永不停歇,总结过往,展望未来,让我们一起翻开“答卷·2024”,共同见证“青年衢江”强劲的发展脉动。

衢江区樟潭街道:聚焦四大领域 挺起主城担当

2024年,衢江区樟潭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定信心、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街道在平安建设、项目保障、民生福祉、基层文化等工作中取得成效,为持续深化“五城”建设,奋力打造“青年衢江”贡献樟潭力量。

聚焦平安建设

治理中心持续升级:2024年,樟潭街道城市治理中心成功入选全市首批乡镇(街道)社会治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试点。全年,中心共接单事项9683件,完成处置9496件,处置完结率达98.07%;处置回访满意率96.3%。

反诈工作成效明显:成立樟潭街道反诈专职队伍及反诈宣传预警劝阻队伍,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13次。街道即时处置队每日进行反诈宣传,每日三次全覆盖巡逻。2024年以来,全街道电诈案损金额同比下降37.22%。

消防整治全力巩固:组织开展消防专用设施完好、居民住宅违规装充存储燃气等情况全域排查。街道全年增建、改建小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501处,增建、改建充电口6171处。

聚焦项目保障

项目用地随时可供:2024年,街道共完成房屋征收31户、土地征用263亩、土地流转414亩。推动汉唐商业街、智慧冷链配套路段项目、兴丰佳苑二期、M0数智装备生产项目、衢江区应急仓库储备中心、霞飞大通道、衢州海洋世界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成功落地。全程服务衢州银泰城招商落地工作,协助157户入驻商户开具证明、办理营业执照等业务。

民生安置稳步推进:仅用20天完成兴丰佳苑二期农民过渡房腾退工作,共计64户12幢房屋,建筑面积3124.74平方米,过渡房腾空率100%。

征迁摸排细致高效:沈家村塔底片区土地征迁工作,仅用3天完成241亩摸底调查、19天全部完成183户协议签约工作。

聚焦民生福祉

社区服务更精细:统筹推进天湖、安新、古埠、临江4个社区综合体建设,重点打造府前社区综合体,形成集幼儿托育、共享食堂、养老服务等为一体的“府前共享家”。

城乡环境更优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撤点减桶”行动,合理布局持续优化小区环境,全年共完成“定点减桶”小区共计54个(占全区的70%),建成收集点69个(占全区的72%)。

共富路径更多元:以“党建联建+村企联合”新模式,打造沈家村农贸综合体共富工坊品牌项目。通过资本运营、产业发展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约400万元。

聚焦基层文化

巩固文化阵地建设:坚持农村文化礼堂、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管用育”一体化。2024年,街道推进方杨村、戚家村、沈家村、乌溪桥村五星级文化礼堂建设。谋划打造府前、通江等五星党群服务中心。

开展多样文化活动:各村社文化礼堂与文化站以“百村千队万家乐”“趣乡村”为主题开展各类活动月均10场以上,全年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

承办大型文娱项目:2024年,府前社区承办第二届“与邻为善,有礼相伴”大型邻里市集活动,联合市委统战部等部门成功举办2024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体文化活动(浙江篇)全国现场会;沈家村文化礼堂承办2024年全区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暨衢江区“百村千队万家乐”赋能基层治理行动优秀节目展演活动。

衢江区教育局:以活力教育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2024年,区教育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升级“活力教育”品牌,让教育的温度与品质更可感可见,持续增强“青年衢江”发展支撑力,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省级评估,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一以贯之”内涵品质“更丰盈”

出台《衢江区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2024-2026)》等专项规划3项,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所,持续升级智慧校园、午休躺睡椅等设施,在全市率先完成小规模学校存量清零。深化与育才、知临等教育集团质量共建和区内外教共体协同共优机制,创成省现代化学校9所,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创成省一级园2所。2023年度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A等,全省排名第20名。

“一个不落”教育共富“更暖心”

以“童心(青春)向党、红烛领航”党建品牌为引领,完善“五育并举”课程和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探索“课间15分钟”、AI心理监测等模式,入选首批省校外培训清朗环境试点区。实施特殊学生暖心关爱行动,完成启智学校整体搬迁,发动1233名党员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并推广“谢妈妈之家”模式,成立全省首家公办专门学校,累计帮助65名未成年人重回正轨,真正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一抓到底”人才队伍“更过硬”

完善教育高层次人才招引政策,升级尊师重教“六条硬核举措”,实施青年教师“258工程”和名优教师“151工程”,全区新引进省特级教师2人,新增正高级教师6人,浙派名师、名校长6人。深化“县管校聘”、“向阳花开”组团式支教等机制,举办教师道德法纪教育集中培训2期,组织校长和教职工家属“恳谈会”69场,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一体推进”赋能城市“更有力”

进一步降低入学门槛,全区义教段学生公办学位供给率、随迁子女在家长常住地入学率均达100%,为1900余名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衢州理工学校与本地7家企业开设“订单班”定向就业,中职学生本地就业率从42.6%提升至70.01%。对近两届1658名高中毕业生开展回访,依托各地商会向大学生宣传“青年衢江”利好政策,吸引其返衢就业创业。

衢江区文广旅体局:筑梦“青年衢江”滚烫的“诗与远方”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文广旅体局着力在强产业、树品牌、优服务、惠民生上下功夫,奋力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实现新成效。

强化资源意识 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衢江区姑蔑古国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项目、衢州海洋世界项目、浙西青少年球类训练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并有序推进。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馆全面开馆。皇朝墩遗址考古成果在2024“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权威发布,确立皇朝墩遗址的重要历史地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涧峰徐氏宗祠修缮工程获评省级民生实事优质项目。

深化赛事集成 释放品牌文化新动能

举办青年衢江全村荣耀村运会、国际青年街舞大赛、2024“星街战”环太平洋街球制霸赛、2024年两头洞中外野攀红点赛等一系列国际级、国家级、省级重大活动近百场,超60家媒体竞相报道,网络曝光量超5亿。实现全区景区镇、景区村全覆盖,其中,衢江区全旺镇尹家村“谷雨祭牛”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主办的2024年“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

优化公共服务 缔造惠民利民新环境

全区286个行政村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8平方米以上,排名全市第二。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33个、南孔书屋2家、文化驿站1家。引进深圳聚橙集团合作运营衢江区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以“儿童友好”为主线,举办了高质量演出12余场,吸引近5000人走进剧院。图书馆及南孔书屋进馆流通人次123.2万人次,馆藏借书量19.63万册次,开展各类活动822场;文化馆、非遗馆开展各类培训、体验活动100余场,受众人次达7000人。争取浙江省女子手球运动队落户衢江,全力打造手球之城,备战2025年全运会。

2025-01-07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19567.html 1 3 答卷·2024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