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婺剧小花开杜泽 扎根泥土吐芬芳

本报讯 (通讯员 杜忠德) 过完正月十五,年总算过完了,衢江区铜溪婺剧团团长邵翠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几天了。这个春节,大家走亲访友、休闲度假,邵翠华却带领着她的婺剧团忙得脚不着地,根本无瑕享受春节假期。

成立于 2015年5月的衢江区铜溪婺剧团,现有成员28人,是一支经过省、市、区专业培训过的队伍,在衢江区民营剧团汇演中,多次获得奖项。近年来,该婺剧团组织开展了上千场文化志愿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为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是一名婺剧爱好者,经常参加文艺活动和比赛。一次我穿着从市婺剧团借来的戏服登台演出,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团长邵翠华告诉笔者,这次比赛后朋友推荐她参加了衢州市婺剧促进会举办的戏曲表演培训班,戏曲老师鼓励她成立民营婺剧团,并赠送了价值1万元的戏服。后来,在衢州市婺剧促进会、衢江区文化馆的帮助下,邵翠华在杜泽镇组织召集了一帮有一定基础的婺剧爱好者,成立了衢江区铜溪婺剧团。

婺剧团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杜泽人,大家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刻苦的练习、排练后,在衢州市文化志愿者之家天妃宫开展了首场演出,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渐渐地,衢江区铜溪婺剧团小有名气,东阳市的一位吴姓老板,看了她们的几次演出后,了解到婺剧团缺资金、缺设备,当场捐款1万元,用于添置戏服、头饰、乐器等配套设备,支持该剧团的发展。

热心人士的支持、群众的喜爱,给了婺剧团成极大的鼓励,她们一门心思投入到婺剧团的创作、排练和演出中。

除了天妃宫的演出,她们立足当地,服务百姓,在杜泽镇铜山公园、杜泽老街、集镇文化中心等地,利用特色的婺剧表演形式,常态化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21年以来演出600多场次。

她们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在衢江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一清环境管理(浙江)有限公司开展“三区一体”垃圾分类示范项目中,利用婺剧表演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收到很好的效果。从2022年到2023年,宣传垃圾分类的演出达600场,社会反响十分强烈。

杜泽老街作为衢江区的网红旅游景区,每年的五一、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文旅部门和当地政府都会举办一些文艺活动,铜溪婺剧团当仁不让担当起演出重任,为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做出贡献。

为弘扬传承婺剧文化,促进婺剧的普及提高,培养青少年婺剧人才,该剧团还开展婺剧进校园活动,深入学校为孩子表演婺剧节目,并进行现场教学,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婺剧的魅力。目前,婺剧进校园活动开展了20多场。

在排练传统婺剧节目的同时,铜溪婺剧团还不断创作一些现代小戏。她们结合当地铜山源水库建设的故事,投资创作了婺剧小戏《情系铜山源》,荣获“衢韵争芳”衢江区第八界民营文艺表演团队汇演团体汇演金奖。今年该剧在杜泽镇第二届村晚精彩上演,铜山源这片土地上的感人故事,再次感动了杜泽镇的干部群众,观众们纷纷为铜溪婺剧团点赞。

“剧团演员都是一些农民,平常的练习、排练都没有报酬,她们为剧团的发展作出了无私奉献,没有大家的付出,就没有婺剧团的今天。”邵翠华说。

婺剧团骨干成员杨秀荣,丈夫前几年因中风导致偏瘫,每天需要人照顾。为了演出,杨秀荣只能把丈夫带在身边,每天用轮椅把丈夫推到演出现场,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演出。

邵翠华与兄弟姐妹一年多没有相聚,今年春节期间兄弟多次邀请她去做客,但是为了春节的演出她一次次推辞了。

“人家开店办厂,是为了赚钱,你成立铜溪婺剧团是为了什么?”笔者问道。

“我们的婺剧团,主要开展一些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志愿演出,商业性演出几乎没有,一年到头根本赚不到钱,为了添置演出服装、设备反而倒贴进去一些钱。”邵翠华说,“就是因为喜欢,因为热爱,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姐妹,为了婺剧的传承,我们无怨无悔。”

2025-02-18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30725.html 1 3 婺剧小花开杜泽 扎根泥土吐芬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