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皇后故里,既有山环水绕的自然美景,又有古韵诗意的人文风貌。今天,由我来带大家走进国家AAA级景区村——楼山后村。
在楼山后村村口,常会看到新婚侣伴携手走过“积庆桥”,六月双樟见证着他们的喜庆时刻。积庆桥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十四层条石砌成桥墩,十三块青石板铺成桥面,桥孤两头各有九阶石磴。在六月双樟的掩映下积庆桥青苔满布,古朴大气。
娘娘山青树翠蔓,俯视楼山后村尽收眼底。其中半山腰处坐落着“魁星楼”,又名“还乡亭”,面积约20平方米。相传,童年时代的王钟英牧鹅、采猪草或拾柴等,常到此山。被立为皇后之后,她奉旨回乡省亲时仍忘不了这个好去处。
骏惠堂北依青山,南临绿水,显出了皇后故里的俊秀端庄。骏惠堂又称娘娘厅,建于明成化年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娘娘厅头门砖砌牌楼至今仍保存完好,并用砖雕装饰,人物及花卉图案栩栩如生,精美雅致,门眉上镶嵌的“淛水名踪”和背面的“槐里传芳”八个大字,给予楼山后人无尽荣耀。
一个村庄的存续和发展关键在于保留乡村风貌和乡土味道,留住青山绿水,才能让人们记得住乡愁。我在外面工作时常会想起我的老家楼山后村,想念家中的亲人,想念掩藏在濛濛细雨中的街巷里弄。
回到家里,餐桌上已经准备了一桌美食,我盛上一碗由喜米(全旺镇品牌大米)煮成的米饭,色泽清白透明、饭粒油亮、香味浓郁、口感绵软。再舀一只热气腾腾的芋饺,加上蒜末和辣酱,边品尝美食边想象“瘌痢娘娘”吃着芋头、五谷杂粮长出乌黑头发的“东方灰姑娘”故事。以芋头、番薯为原料的芋饺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御饺”。
除了美食,楼山后也注重推广孝善文化。近年来,以骏惠堂为核心,楼山后村串联古戏台、“善德文化广场”、国舅厅等历史古建筑打造传统“善德文化”教育基地,推出“孝善少年”亲子游路线,广受乡亲们的喜爱。我的家门口就绘制了家风文化漫画墙,设置了家训宣传牌。大伙儿都将家训和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写在心上,用嘉言懿行为美丽乡村增光添彩。
王钧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