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郑婉琪 夏雨)“主干道边堆了好多集装箱,拐弯根本看不见车!”近日,衢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廿里中队接到了一通投诉电话,廿里中队联合衢江区廿里镇人民政府、资规部门迅速介入。经核实,该地块系当事人梁某从他人处租借而来,现场杂乱堆放的30余个集装箱不仅占用了部分公共空间,还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
在告知其违法行为后,梁某积极配合整改,仅用2天时间便将全部集装箱迁移至合规场地并恢复了土地原状,属于“初次违法、未造成实际损害且能积极主动及时整改”行为。执法队对梁某免予行政处罚,并开展相关法律法规解读,提供业务性指导,强化当事人法律意识,达到了“免罚不免责”的效果。“本以为要面临高额罚款,没想到还能有整改纠错的机会!”梁某感慨道。
这一“刚柔并济”的执法模式,正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推广“首违不罚”,持续做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领域柔性执法的规范化与可操作性,避免简单地“一放了之”“一免了之”,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摸排市容环卫、市政工程、犬类管理、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和市场监管6大领域,梳理出《衢江区城市管理领域“首违不罚”目录清单》,推出首批20余项“首违不罚”监管事项,以包容审慎监管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年来,共有轻微违法不予行政处罚12宗,合计减免罚款约8万元。
“惩戒”不是目的,“帮助”才是关键。为了让守法经营更简单、违规代价更清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充分发挥“综合查一次”等制度优势,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燃气检查等专项行动优化年度检查计划,联合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集中对商户、企业进行组团式执法检查,将精准普法和提醒交底等服务前置,推动问题多角度一次解决。
“以前接受执法检查可是件麻烦事儿,有的时候这个部门前脚刚走,那个部门后脚又来了。现在不仅一次性把问题告知我们,还手把手指导怎么整改,提前告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毛先生是一家机电维修服务部店主,经过执法人员检查提醒,当场就把“设备电动机占道维修作业”等问题解决到位,实现了合规经营、放心经营。
推进包容审慎执法,更是找准“放”“管”平衡点的过程。为避免出现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或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业务能力提级、办案攻坚提效、规范执法提质”三年行动计划,依托执法大讲堂,通过邀请专家讲经验、研讨典型案例解难点、案件互评互比找堵点等形式,着力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有效提高执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