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等工作考核结果,衢江区凭借生态环境治理的显著成效和城乡风貌的全面提升,成功获评2024年度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和2024年度城乡风貌品质提升工作优秀县(市、区)两项省级荣誉。这一成绩的取得,是衢江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全区上下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所交出的亮眼答卷。
治气攻坚 蓝天如洗展新颜
2024年,衢江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2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2%。这背后,是衢江区深入打好治气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工地、道路扬尘治理,VOCs重点行业废气治理,移动污染源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每一个重点领域都有环保铁军的身影。产业集群整治、源头替代、设施升级改造、锅炉淘汰改造、非道路移动机械淘汰……一项项措施落地见效,让衢江区的空气更加清新。同时,秸秆焚烧常态化管控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秸秆禁烧火点处置率达到100%,共处罚188起秸秆露天焚烧行为,有效遏制了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治水长效 碧水潺潺润心田
衢江区的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生态的瑰宝。2024年,衢江区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稳定保持在100%,排名全省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衢江区持续打好治水长效战。断面水质综合治理、铜山源水库国控断面“一库一策”方案、农污终端提升改造项目……衢江区以实际行动守护着每一滴清水。同时,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国控断面上游涉水工程项目问题清单的建立和排查巡查、廿里集镇污水处理厂的投产运行……一系列举措让衢江区的水环境更加优美。湖南镇水库更是入选浙江省首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衢江区治水成效的生动写照。
治土清废 净土保卫战告捷
土壤是地球的肌肤,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衢江区高度重视土壤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治土(清废)持久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完成受污染耕地污染源管控与成效评估方案编制、加强工业固废日常监管……衢江区扎实行动守护每一寸净土。同时,通过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检测、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监督性监测、廿里化工园区地下水市控站点布设等工作,全面提升衢江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此外,“无废城市”建设的推进和18个“无废城市”细胞的创建,也为衢江区的治土清废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
化险为夷 生态安全有保障
在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方面,衢江区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治行动,衢江区成功化解侵占生态红线、养殖污染、固废堆放等隐患问题60余个,重点解决了天苍岭区域占用生态保护红线问题。同时,针对第三轮央督反馈的共性问题和省级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信访件,衢江区迅速行动,完成了大部分问题的整改销号工作,有效维护了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执法监管 严惩违法护生态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衢江区全面分析重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工业污染源为主,覆盖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地、畜禽养殖单位、污水处理厂等监管领域。通过持续开展“绿剑2024”系列专项执法行动,衢江区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办理违法案件28个,其中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5个,减免罚款金额24万余元;处罚案件23个,处罚金额155万余元。这一举措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维护了区域生态环境秩序。
服务优化 环评审批显成效
在环境领域服务方面,衢江区以环评审批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加强“总量调剂+环评审批+排污权竞拍+排污许可证”环节的有效衔接,共备案登记项目102个,审批项目24个,“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扩面备案项目8个。同时,办理变更等辐射安全许可证共18家,排污许可证申领、变更等101家。此外,衢江区还推行柔性执法监管和非现场执法管理,共办理免罚案件1件,出具信用修复告知书15份,完成信用修复16家。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环境领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讯员 刘路路/文
记者 邵秀清 通讯员 舒文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