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休闲

老渔村蝶变“青年潮流街区” 解锁“花young”青春活力

择水而居,以水兴业。在衢江区浮石街道,有一个靠水吃水的老渔村,如今因“青年潮流街区”的打造而焕发出新活力,它就是位于衢江畔的浮东村。

从浮石街道浮东村沿着“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一路前行,可在溪滩驿站欣赏美丽江景,在“江边见”饭店小憩、烧烤,到云溪乡孟姜村打卡,品尝农家土菜。

玩什么

江边露营品茗

乘车来到浮石街道浮东村溪滩自然村,但见美丽的衢江畔,是一个个新建成的茶馆、餐馆、露营基地等。

“饭店由1所小学教室、2栋民房组成,经过整体装修,在去年11月底开张营业。”在溪滩驿站附近的“江边见”饭店,负责人郑燕飞相告,这里的环境优美,非常适合郊游、休闲,游客可以一边观看江景、一边品尝饭店的特色佳肴,自从今年该店创新推出“露营+烧烤”体验活动以来,一到双休日来玩的人特别多,每天接待量达500多人次,成为沿江经济带的新地标。

近年来,依托“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核心区优势,浮石街道打造了一条“青年潮流街区”,让这个曾经靠水吃水的老渔村焕发出新活力。

浮石街道干部介绍,浮东村位于衢州城郊,处在“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核心区,区位优势明显。2024年起,浮石街道以浮东村未来乡村建设为抓手,瞄准青年群体,以“青年潮流街区”为主题,建成溪滩驿站、沿江绿道等景观节点,同时改造停车场、提升景观小品、亮化村道庭院,将闲置农房转化为茶馆、餐馆、露营基地等新业态载体。如今,“江边见”饭店、“一熙庄园”等5家迎合青年群体喜好的经营主体已入驻,点燃了村庄的美丽经济,并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每周客流量可达5000余人次。

看什么

打卡姑蔑古国观塔景

云溪乡孟姜村也位于衢江畔,被衢江、铜山溪、邵源溪三水环绕,风光秀丽。这是一个网红村,不仅有花海,还有西周土墩墓群、黄甲山塔等景观。

行走在孟姜村,一幢民居墙面上绘制的考古主题墙绘引人注目。这幅图案的背后,记录着一个神秘的古国——姑蔑古国。

目前,孟姜村发掘了3座土墩墓,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2018年至2021年,考古人员共在衢江北岸考古发掘了4座西周时期土墩墓,其中孟姜村有3座,分别是孟姜一号、二号、三号土墩墓。而孟姜三号土墩墓目前残留的土墩直径约70米,墓坑长约14米、宽7.8米,系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迄今为止浙江省已发现的西周早期规模最大的土墩墓。多位专家认为,这些土墩墓极有可能就是姑蔑古国的王陵。

近年来,借助西周土墩墓群的重大考古发现,孟姜村以“孟姜记忆·邂逅西周”为主题,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和研学产业,将村庄打造成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花海游赏于一体的精品村。

站在村庄的公路边,但见不远处的黄甲山塔巍峨峭立,时尚的盒子空间与风车点缀在花海里,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黄甲山塔,又称孟姜塔、孟家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共九层。清朝诗人龚大钦曾经在《舟过黄甲山》时留下诗篇:

孟家塔下过艅艎,黄甲山头挂夕阳。

波底明霞翻彩蝶,水仙齐著舞衣裳。

在诗人的眼里,那一抹夕阳挂在古塔上,黄甲山的山脚下江水缓缓流淌,江面波光粼粼,恰似仙女舞衣裳,惊醒了彩蝶飞舞。真是,风光无限好。

吃什么

农庄特色佳肴味道好

“饭店有16个包厢,可提供300个餐位。”“江边见”饭店负责人郑燕飞相告,饭店特色菜是以新鲜的清水鱼为主,还有开化腊肉、农家豆腐等,蔬菜是农户种植的时令蔬菜,该饭店紧邻溪滩驿站,方便游客停车。

浮东村还有“一熙庄园”饭店,环境清幽,有一个大庭院,3个包厢。该饭店主人徐一熙相告,饭店是在2021年开张的,生意挺好,以接待回头客为主,有清炖和红烧的羊肉,野生泥鳅、酱鸭等佳肴,一次性可接待60人用餐。

在孟姜村,有一家农家饭店生意不错。该饭店的特色菜,辣而有味,衢州人喜欢,有野生泥鳅炖芋头、红烧猪脚,河里的新鲜鲫鱼、大头鱼等,一次性可接待70多人用餐。

怎么走 自驾方便快捷

浮石街道浮东村和云溪乡孟姜村位于衢江沿岸,距衢州城区仅十几公里,交通便捷。市民从衢州城区出发,上快速通道,到衢江城区,再导航到浮东村或者孟姜村;或者从衢州城区出发,往沿江公路行驶,直接导航至浮东村或孟姜村。

衢报记者 胡宗仁/文

记者 张翔 吴春义 邵秀清 江一帆/图

通讯员 谢雨薇

2025-05-30 16 16 今日衢江 content_554440.html 1 3 老渔村蝶变“青年潮流街区” 解锁“花young”青春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