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不用为停车发愁了!”

嘉兴南湖探索“互联网+停车”智慧停车新模式

导报讯 近日,在嘉兴市南湖区会景园前的南溪西路上,数名工人正在对路边停车收费点进行地磁感应器的更新换代,一个个停车位上出现了一个个圆形点桩,等到改造完成该路段公共停车泊位将全面实现智慧化停车。

“别看这些装置不大,但却是实现停车位智慧化管理的关键所在。车子进入停车位后,地磁设备会立即感应到,然后通过传感器将信息数据传输到平台,并实时传送到附近停车管理员手中的智能POS机上,管理员能够及时了解每一个车位的动态。”嘉兴市南湖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明介绍,目前相关路段的地磁感应器改造提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近年来,随着嘉兴市南湖区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市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逐步凸显。尽管智慧停车在南湖已有推广,但公共停车位之间各自独立,信息数据无法共享,停车位资源利用无法最大化、最优化。去年年底,结合城市治堵、智慧交通等工作,南湖区交通运输局下属国有企业出资成立了嘉兴市南湖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对市区范围内公共停车泊位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实现公共停车资源的有效监管,同时积极探索智慧出行平台的开发建设,开启“互联网+停车”的智慧停车新模式。

那到底如何实现智慧停车?据悉,南湖区正在着力构建智慧停车大数据系统,除了对道路停车、停车场等的增设和完善,还将通过打造智慧停车APP、智慧停车云平台等,整合全区泊位资源,最大限度实现停车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市民出行提供在线查询、实时引导、停车位导航、智能支付等智慧化停车服务,形成全城停车场“一张网”格局。“以后市民停车只需要点一点APP,哪里有停车位,哪里车位满了,都一目了然。此外我们还将探索打造ETC停车场,实现全自动停车缴费。”张志明介绍。

按照“试点先行,分批逐步推进”的原则,南湖区已启动对已有路面停车位、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试点管理运营,包括建国路、华庭街、南湖景区等核心区域路段,通过智慧化管理手段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实现对路边停泊车辆的集中管理,使得路侧停车秩序得到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得到提升,进一步助力城市治堵。目前试点工作推进顺利,成熟后将逐步向全区推开。此外,今年南湖区预计在全区增设和改造停车位近1000个,利用城市暂未开发地块建设封闭停车场,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对于市民来说,智慧停车涉及收费标准,这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据悉,南湖区将根据停车位区域的不同,实施差别化收费标准,引导市民合理使用路外停车设施,鼓励绿色出行,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停车难和乱停车问题。如老旧小区密集区的停车场可面向居民实行低收费,研究制定包月收费等政策,菜场、学校附近的停车区域免费时间延长等,进一步方便群众停车。 

□记者 郑薇 通讯员 丁轶群 张屹

2020-06-04 嘉兴南湖探索“互联网+停车”智慧停车新模式 11 11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83850.html 1 3 “不用为停车发愁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