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以水为名,一条母亲河——瓯江千回百转于崇山峻岭,走过了万年光阴。
以往,渡口代表着惜别与奔波,而今,渡口承载着发展与振兴。
一个个美丽的渡口,宛如城市的明珠,镶嵌在绿水青山间,扮演着幸福美好的角色。
乘船而行,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放眼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坐上舒心船,过上平安渡
清晨,当太阳从山顶升起,将整个城市照亮,景宁的美丽渡口也在晨光的交映下展开它美丽的身姿。大小不一的圆滑石块给渡口的斜坡镶了两条“花边”,修葺一新的候渡亭每天都在静静地等待来往的行人。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准备出行的人们或是骑着自行车,或是骑着摩托车,或是开着汽车,缓缓地乘上了漂亮又整洁的渡船,在悠悠山水间,享受着自然风情的独特魅力。
“坐上舒心船,过上平安渡”,经常往返于美丽绿草渡口的丽水景宁县红星街道岭根源村村民吴远平深有感触。他说:“以前,航班总是不固定、不准点,非常的不方便;如今坐船跟坐公交一样,而且还是免费的,大家都十分欢迎。”
“以前,我们卖板栗、蔬菜要好几天才能出来一次,现在每天都可以去县城做买卖了。”景宁县杨绿湖村村民杨东洪说起渡运公交化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赞不绝口。渡运公交化以后,每天早晚都有一班船,村民可以随时去赶集,能把东西卖个好价钱了。
如今,站在景宁县绿草渡口边,举目如诗如画的山川与水路,云雾缭绕,怡人的风景和整洁的渡口交相辉映。随着景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农村渡运公交化改革,“渡船定时发,乘客免费坐”的幸福感也让乘坐渡船的百姓心里美美的。
在绿草渡口停船处,渡工们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细致做好渡运准备工作。从早上6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他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为的就是尽力服务好潘坑、徐垟、岭根三个行政村3200位村民的出行。
一条条渡运公交船,见证了渡运改革模式的创新,也将景宁百姓渡到了幸福的彼岸。渡工张献美说:“有一天晚上,临近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发高血压,情况紧急,夜里12点给我打电话,我立刻从床上起来发动渡船送到城里。虽然半夜起来辛苦,但村民遇上个急事,怎么能不管?有些时候是救命的啊!”
青山绵绵,碧水悠悠,美丽渡运“渡民生”,渡运公交化改革作为丽水“四好农村路”水路建设的创新成果,正不断释放“民生红利”,为百姓的幸福出行添福加码。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丽水,这些美丽渡口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像一幅惬意的美丽画卷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缓缓舒展,游客可以在渡口处乘坐游船,眺望远处的青山叠翠、水色妖娆,以及白云悠悠,一览水天相接的极致美景。
在浙江海拔最高的渡口——松阳县谢村水库的大岭里主渡埠,一进门口就可以看到悠然雅致的高端民宿——陌领·浮光。沿着渡口接线道路一路行进,户外秋千、露天游泳池、玻璃休息厅以及两侧的花草树木,让人赏心悦目。
穿过蜿蜒的石头台阶,就可以看到卫生清洁、舒适美观的渡埠、候船亭及渡船。渡工李财发说:“每天只要出船,在第一趟出发前和最后一趟回来后,我都会清扫一下卫生,有时还会用水泵来冲洗。游客们看到这里舒适整洁的环境很开心,我们脸上也有光。”
“这里带着天然绿意而又静谧广阔的湖光山色,可以静心凝神,舒展呼吸,抛开所有的紧张、烦恼和不安,让我们的心变得平静、祥和……”在陌领·浮光放空自我的游客们说道,“松阳的民宿都很有特点,也很有味道。这幢精致的白色小楼,倚水库而建,被茶园环抱,与渡口在青山绿水间融为一体。看到美丽的渡口一直保持着干净清爽的环境,我们的心里也是特别的开心和舒心。”
秀山丽水、诗画田园、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生态是丽水第一优势,是丽水最靓丽的底色。美丽的渡口与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历史风貌等浑然一体,让游客近距离体会久违的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
从遂昌县湖山乡水库码头出发,乘坐15分钟渡船,便可在黄泥岭码头下船,进入四面环水的黄泥岭村。阳光洒在乌溪江水面,波光粼粼,闪烁着金色的光亮,沿途还有漫山遍野的茶园。置身于此,就像是来到了一片幽静安逸的“世外桃源”。
古朴幽静的“躬耕书院”也坐落在这个背山面湖、一片寂静的美丽小山岙里。褪去城市的浮华,在这里可以感受乡村的朴实静谧。“每天清晨,‘躬耕书院’都会传出天籁般的童声。”说起这些年的变化,黄泥岭村村主任叶素珍深有感触。
青田的渡北码头,景宁的畲乡古镇游船码头,以及美丽的“十里云河”……这些美丽的渡口与各大景点相映成趣,依托优质的绿色山水生态优势,为丽水“美丽渡口+乡村旅游”创造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渡口换新颜,文化载历史
东有大港头,西有靖居口。松阳千年小镇靖居口就静静地坐落于松阴溪和蓉川交汇的转角。它北靠大山,林木繁茂;南傍松阴溪,水运昌盛。曾经,靖居口码头每天樯帆云集,商船川流不息,一派壮观景象。
一缕缕炊烟从落雨的青瓦屋顶升起,当你走近它,推开虚掩的福字门扉,股股豆花的清香,从灶台弥漫的蒸气里,被豆腐娘的勤劳双手,一一打散开来。老铁匠铺传来打铁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响彻整条小街,填满一条条望江的小巷,溅飞在渡口一颗颗沙滩石上。
这就是千年古镇靖居口在人们心中深深的记忆。因为紧挨着松阴溪,又有传承久远的历史,村貌的变化便更容易吸引路人的停留。
翻新门面、修缮围墙、栽培绿植……随着村内环境焕然一新,往来的游客日益增多。而在古老的靖居口渡口对岸还有群居的猕猴、小南海等珍稀动物与自然风光。
“千年古渡”的优美环境和文化底蕴因美丽乡村再次展露出它美丽的风貌。通往渡口的长长小道是根据村民记忆用鹅卵石修复的;路边整洁后,一块涵盖延庆寺塔、松阳高腔等内容的浮雕“迎宾墙”出现在靖居口村最显眼的位置;一座可供村民休息、娱乐的古朴凉亭也建在了距离渡口不远处。
说起如今村里的变化,村委会主任胡连有欣喜万分:“现在,每天傍晚村民或游客都会沿着渡口边上的这条鹅卵石小道,一边闲话家常,一边欣赏着身边的美景。”
丽水的美丽渡口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文化与人文气息,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文化。“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018年6月25日,在千峡湖绿草渡口湖边码头的船舱内,一面鲜艳的党旗格外醒目,10多名身穿制服、佩戴党徽的党员,右手举拳,庄严宣誓,成立了丽水市首个服务党支部——景宁县水上服务党支部。
党员渡工蓝光标说:“大家有了归属感,干得就更起劲了。”现在,每天在千峡湖水上服务的“共产党员先锋号”有4艘,他们在船上亮身份、亮承诺、做示范,还组织船员成立应急服务队,为群众排忧解难,做过渡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
美丽渡口与文化相结合,不但激发出红色精神力量,也让渡口因文化的美丽而散发出历史的底蕴和美好的生活。如今,承载着文化的美丽渡口在人与历史的转动下越发有了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