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是新时期下,金华市委、市政府响应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号召的果断决策,也是金华作为浙江第四大都市区“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2020年,随着建金高速、杭绍台高速、235国道金华婺城至武义公路(金武快速路)、金台铁路的建成通车,S313婺城至兰溪段(金兰中线)改建工程、S312永武四线的即将建成,至“十三五”末期,金华综合交通一批重大建设成果落地,交通红利显现。
5年建成高速108.3公里
高速路网“丁字”变“十字”
隆冬十二月,北风虽然凛冽,但交通发展的利好消息却让金华市民感受浓浓暖意。
“建金高速通了后,我们(兰溪)到金华只需要十几分钟!缩减了几乎近1个小时的时间。”家住兰溪市北部的陈先生直言,建金高速公路(金华段)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家乡的发展。
一路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建金高速公路(金华段)的建成通车,是金华市综合交通建设重要成果之一。
单单从金兰同城看,它打通了太阳岭的重山阻隔,使两地紧密相接;从大区域视角看,它打开了金华北上“跨市连杭州、出省到安徽”的新通道,形成了建金高速、金丽温高速南北向纵穿;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东西向横贯的新格局,让金华城区高速路网由“丁字形”变成“十字形”,改变了金华北向融入沪杭都市圈、长三角地区仅仅依托一条已趋饱和的杭金衢高速的“短板”,使得长深高速全线彻底贯通,使金华融入长三角、珠三角步伐加速,这对金华市加快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非凡意义。
金华地处“浙江之心”,自古就是浙、赣、闽、皖四省九地市的物资集散枢纽和重要交通要道。至上世纪末、本世纪之初,由于公路运输的兴起,交通枢纽地位有所下降。
金华位于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一横”(上海—瑞丽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节点上,在国家“十三五”体系中,明确将“金华—义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纳入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体系,金华市全面掀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蓝图。
而为了补齐现代公路运输的短板,金华重点规划了“两圈一环”的公路骨干网络格局。
“一圈”,即都市区高速公路交通闭合圈:由杭金衢高速、金丽温高速、东永高速、义东高速合围而成,长度约191公里。
另“一圈”,即打造都市区城际快速干线交通闭合圈:由金义中央大道、G527国道、东永二线、永康北环线、永武四线、十古线等相关路段衔接,组成都市区一级快速路交通闭合圈,全长约150公里,快捷连通金义中心城区及主要县市组团;由G351国道、东永三线、G330国道、永武二线、金武快速路等相关路段衔接,组成都市区二级快速路闭合圈,全长约320公里,以服务货车过境为主,连通都市区外围组团。
“一环”即打造金华市区高速公路环线(金华市区三环):由甬金衢上高速、金丽温高速、杭金衢高速合围而成,市区总里程长约为72公里,合围面积约为306平方公里。
“十三五”以来,金华市先后印发《综合交通廊道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交通廊道突击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金华市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2022年)》等,全面掀起“狠抓交通,共建交通”热潮。
2020年,随着建金高速(金华段)、杭绍台高速(金华段)、金义快速路、永武四线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标志着金华综合交通基础建设渐入“结果期”。
五年来,金华市累计建成高速公路4条108.3公里: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一期、义东高速义乌段2017年通车,建金高速、杭绍台高速即将通车;开工建设2条97.6公里:杭金衢高速拓宽二期2019年开工、义东高速东阳段2020年开工;前期推进1条151.8公里:甬金衢上高速正在进行线位方案比选;建成国省道公路12条300公里,开工建设10条约200公里,“内循环、外畅通”格局大幅跃升。
建成“四好农村路”8600公里
“多位一体”大交通格局成效显露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在国家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建成的紧要关头,金华市“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也阶段性迈入收官之年。近年来,金华市每年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全市“十大民生实事”,并将“四好农村路”发展融入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在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大背景下,全面铺好乡村发展的民生路、产业路、幸福路。
至“十三五”末期,金华全市高水平建成“四好农村路”8600公里,全面消灭断头路、瓶颈路、肠梗路,安保设施覆盖率100%,二级以上公路占比达到了16.9%。
近五年来,金华市交通部门按照“特色齐聚、九环共富、畅游金义都市区”的总目标,将“四好农村路”高水平建设列入了决胜小康社会建成的“主战场”,且创新走出了“一县一品牌”的不同路子。
如浦江县“红色路长制”、磐安县“交旅融合”模式、义乌市“八企十线”融资共建、金东区美丽乡村“绿道”、武义县“路务民主监督”管护、东阳市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经验、永康市“一路一景”、兰溪市“一镇一品”、婺城区“路路安”……
五年来,金华市交通部门因地制宜打造自然风景线、科创产业线、生态富民线、历史人文线等精品示范路93条,不断放大“四好农村路+”效应,打通乡村交通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将20个省级特色小镇、12个科创园区及产业聚集区、43个3A级以上景区、72个历史文化名村、235个美丽乡村精品村“串点成线、由线成网”。初步估算,以2019年为例,带动旅游人次和收入增幅达10%以上。
“四好农村路”建设,只是金华市“多位一体”综合大交通建设中的一环。
纵观“十三五”发展,金华全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场站等综合完成投资总额近1233亿元,是“十二五”的1.6倍,形成了“弯道超车”和“换挡爬坡”的良性发展态势。
铁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1624”工程。即:建成通车1个项目:金台铁路计划年底前建成运营;开工建设6个项目:金义东轨道交通于2018年开工建设,金甬铁路、杭温高铁(一期)、金建铁路于2019年开工建设,杭温高铁(二期)、金温货线电气化改造计划今年开工建设;争取配套开工2个项目:沪昆外绕线、金义三四线计划今年开工建设;深度谋划4个项目:杭州-金华-福州高铁通道、金华-九江-武汉铁路货运专线,金义新区综合立体交通、杭金600公里/小时超高速磁悬浮等深化前期。
水运建设方面,重点实施“两江”航运开发工程。即: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兰江航道五升四整治改造工程,2018年建成通航,建成游埠和姚家2个船闸枢纽,今年开工建设婺城港罗洋作业区、兰溪港女埠作业区两个港口,内河港口吞吐量可达540万吨。
机场建设方面,完成义乌机场4C到4D扩容改造;建成东阳横店通用机场;谋划金华义乌国际机场建设,初步拟定选址方案,机场规划已纳入部、省级规划……
枢纽场站建设方面,完成铁路金华站、义乌站2个综合客运枢纽提升改造,建成东阳客运站等公路客运枢纽7个,整合形成浙中多式联运枢纽港、义乌国际陆港、金义智慧物流港等3个物流产业集聚区,义乌港、金义综保区等6大对外开放平台加快建成,“四通一达”总部基地等42个物流中心(基地)项目建设加速。
物流建设方面,围绕打造“千亿物流产业”目标,目前金华向西有“义新欧”开放大通道(2014年开通以来,开行总数超过2000列)。今年初“义新欧”班列实行金华、义乌双平台运营模式,线路总长超过1.3万公里,联通了亚欧大陆37个国家和地区,面对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金华平台班列依然保持了300%以上快速增长。向东,金华有“义甬舟”开放大通道,2016年开通金华、义乌、兰溪至宁波舟山港3条海铁联运班线,累计运输集装箱26.5万标箱,基本实现每日去一班、回一班的常态化运行,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
“十三五”末期,金华市国际物流可通达37个国家,国内物流可通达320多个大中城市,农村物流服务网点覆盖全部建制村。邮政快递业务量全国第1,占全国总量十分之一。
将“窗口期”转化为“黄金期”
交通铁军建设高质量交通事业
2020年,金华市实施综合交通重点项目107个,建设投资达276亿元,实现“五连增”。
“以时不我待精神,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当好先行。以更加深刻的改革创新赋能交通发展,将‘窗口期’转化为‘黄金期’。”在2020年综合交通大会战部署会上,金华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姜能向全系统干部职工发出号召,要求全系统按照“一流”和“现代化”,凝心聚力做好综合交通建设的“一盘棋”。
为确保既定目标“落地”,近几年来,在体制机制上,金华交通全系统实行重点项目专班制,构建“1+9+N”项目推进机制,绘制项目进度“三色图”,实行重点项目上墙上图上表,建立量化指标体系,以超常规之策,最有力最及时最温暖的“三服务”,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模式,争支持、破难题、抓在建、促新开、强储备,并依托交通强省试点市契机,突出“协同”和“速度”,梳理制定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研究清单,全面构建市县联动网、部门协同网、内部协作网、决策咨询网、社会共建网,形成“五张清单五张网”整体推进体系,为“大基建”奠定了优良的制度保障。
同时,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全面推进交通治理现代化,建设“清廉交通”“安全交通”“智慧交通”,建立了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行业监管机
制,将交通运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转化为运输服务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良的交通运输营商环境,广泛形成大会战热潮。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
对于金华而言,“十四五”时期是交通运输由“基本适应”迈入“提质增效”的转换期。
早在2019年8月,金华市即启动“十四五”规划发展研究。根据初期规划,“十四五”期间,金华将谋划实施类项目98个、预备类项目54个,总投资约6000亿元,计划完成投资约2000亿元,构建“主轴集聚、组团互补、圈带聚合”的综合交通布局。
其中,重点围绕高速路网、铁路、水运、航空、物流等九大方面重点,实现“金义核心区半小时通勤圈”“相邻城际间半小时交通圈”“金义都市区1小时交通圈和到相邻省会城市2小时交通圈”三个交通圈层,构建起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本版文字 郑宗祥 邱广峰 马晋杭
□本版图片 由金华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