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经济发展“先行官”,是民生改善“着力点”。回眸“十三五”,纵览新成就。“十三五”期间,瓯海区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4.96亿元,公路总里程达到702.15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8.27公里,国省道里程达到48公里,瓯海综合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温州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城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瓯海区以构建“外快内畅、互联互通、成环联网”的交通体系为目标,充分发挥交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型作用,为瓯海区“十三五”圆满收官和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瓯海区交通运输局作为交通建设的先行官和排头兵,在紧抓业务的同时,聚焦全面从严治党、清廉瓯海建设、政治生态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推进“模范机关”“清廉机关”“清廉工程”建设,压实责任担当,抓实工作落地,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构建了一支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为全局各项工作稳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纪律作风保障。
打通区域“经脉”
构建内畅外联综合交通体系
道路通财富通,交通兴百业兴。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以来,瓯海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以服务民生为重点,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通区域“经脉”,构建了支撑瓯海跨越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
“大交通就是大空间、大交通就是大产业、大交通就是大融合”。今年以来,瓯海区交通运输局紧盯交通投资全年红的目标任务,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组建交通专班,打响了交通建设大会战。细数今年来的交通战绩,瓯海实现了天长岭老隧道顺利通车,超额完成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海段工程投资1.62亿元;攻破330国道瓯海仙岩至丽岙段工程用地难题,完成土地组件材料报批,实现投资2亿元……今年瓯海向打造温州西部交通枢纽集中发力,截至11月底,完成交通综合投资35.35亿元,持续掀起交通建设新热潮。
“我们实行‘主要领导带头抓、班子成员齐上阵,业务科室全力攻坚’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坚持每周会商、现场协调、跟踪督办,以集中攻坚方式协调解决项目前期和建设中存在的‘硬骨头’,实现投入大力度,建设大推进,难点大突破。”瓯海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瓯海区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4.96亿元,建成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G330丽岙至潘桥段,续建G104西过境公路瓯海段、双南线拓宽工程、新双南线,开工建设金丽温高速东延线、G330瓯海仙岩至丽岙段、瓯海大道西延工程、下沈线改造提升等工程,打通了区域内循环和外循环,构建了“三高三铁、两国道一省道”的大交通格局与“六纵四横三环”立体交通网。
解难题 办实事
以惠民利企之心做实做细“三服务”
今年10月,瓯海区交通运输局助企干部赶赴中瓯物流园联翔物流、中联机动车交易公司等企业开展助企服务。原来,企业负责人反映连云港路潘桥往丽岙方向横焦路口经常发生货车排长龙现象,进出物流园不便。
针对这一情况,该单位积极与交管四大队对接,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决定将紧挨左转道的直行道调整为左转道。同时,落实施工单位对连云港路往丽岙方向横焦路口车道标志标线进行变更,切实方便物流园车辆进出,得到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充分肯定。
这是瓯海区诸多惠民利企的画面之一。据统计,瓯海交通部门积极呼应群众诉求,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办结建议、提案215件,处理数字城管投诉案件900余起,办结浙江省统一政务平台信访件216件。通过持续深化“三服务”工作,瓯海交通部门先后解决森马集团等20余家企业周边公交便捷出行问题,落实驻企服务员为30家企业服务。
与此同时,瓯海区交通运输局在招商引资上做足功夫,成功引入温州传化公路港并于2018年建成投用,助力温州传化公路港与“两国五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中欧班列与欧洲市场实现互通。另推进温州医药物流总部经济园建成,形成以潘桥物流园区、温州西站、温州传化公路港、温州医药物流总部经济园为核心,各配送节点为支撑的物流货运体系。目前瓯海区共有规上物流企业42家,3A级物流企业21家,4A级2家。
在物流产业创新试点方面,瓯海区交通运输局结合实际,精心编制创建方案,实施精准的创建路径和举措,成功申报浙江省物流综合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区。通过充分发挥区位、环境和产业优势,招引物流快递企业27家,瓯海区交通运输局培育交通运输规上企业3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9家,并为物流园区和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目前瓯海区物流、快递行业分别同比增长6.7%和15.5%,排名温州全市第一。
聚力攻坚“四好”
泽雅镇这张“金名片”火了
美丽公路通山水,诗画泽雅候君来。驱车来到温州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泽雅镇,可品味以泽雅传统造纸文化的人文韵味及山水画卷中的田园风光。
泽雅镇地处温州市西南部,境内山间坑谷纵横,溪流密布,山地水流湍急,水资源丰富,是温州市十大旅游强镇之一。该镇创新“美丽交通+”的交通与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诗画泽雅·琦君故里”、“醉美泽雅·古韵纸山”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环泽雅湖美丽生态示范路,串联起美丽泽雅的“山海林田湖、城镇乡村景”,为周边村庄注入全新的活力。
“农村公路是公路体系的最基础构成,是直接服务农村、造福农民的基础设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基础支撑作用。去年,‘诗画泽雅·琦君故里’乡村振兴示范带开始建设,20余公里的瓯湖线、林五线将这条示范带的各个节点打通,为产业基地建设先行开路,带动了庙后、屿山、北林垟板块经济振兴。”瓯海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好农村路+旅游”赋予了瓯海历史文化与自然风景新使命,旅游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醉美泽雅·古韵纸山”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了纸山文化展示区、田园风光观赏区、古村风貌体验区和特色民宿休憩区四个板块,总投资3.75亿,培育出上潘垄梯田综合体·森林康养基地、外水良精品民宿村、纸山风情小镇、唐宅艺术民宿一批休闲度假项目,引燃瓯海全域旅游热潮。截至今年10月,瓯海共接待游客774.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5634.06万元。
造血有方,致富有路。“四好农村路”建设不断深入,带动着美丽经济快速增长,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数据显示,今年瓯海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4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8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1。
统筹城乡客运发展
打造民生幸福公交
“预约巴士:起点梧田一中,终点繁西花园,即时。”12月7日,家住梧田繁西花园的张女士,通过瓯海微公交预约群发出预约信息,马上得到了巴士司机的回复,等待5分钟后便成功坐上了车。
“公交没直达,公交站走回家还有一段距离,遇上下雨天特别不方便。”张女士对如今畅通的社区巴士连连称赞。社区巴士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了对公交线路盲点区域的覆盖,满足了市民绿色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需求。目前,瓯海区已成功开通社区巴士线路19条,投入运营车辆70台,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更贴心、更便利的公交服务。
小公交折射大民生。今年瓯海区率先在梧田街道龙霞社巴线路推出“线上微公交”微信预约服务,成为温州首个“线上微公交”功能试点,近期又向瓯海中心区社巴线路做了拓展应用。这项新举措让市民以公交车的价格,享受到网约车的服务,社会反响热烈。
目前,瓯海基本形成市域铁路、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社区巴士等多形式融合的公交系统。“十三五”以来,瓯海新辟、调整公交线路80条,新增社巴线路14条,建成公交候车廊227个,更新新能源公交车540辆,建成泽雅风景区游客集散中心,开通BRT4条线路,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100%。
“谋划明年,我们将坚持因地适宜,建设更具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推进S3、M1建设,计划新增社区巴士4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3条,新(改)建公交候车廊30个,同时强化科技治堵,高质量完成2021年5个堵点整治任务,真正实现交通便民服务‘零距离’。”瓯海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版文字 陈保罗 鲁芮
□本版图片 由温州市瓯海区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