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回望杭州萧山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萧山交投集团”)辉煌“十三五”,宛如一部恢弘壮丽的画卷——稳步推进交通建设,5年间共完成道路建设总里程约200公里,“22688”交通大会战成果纷显;用心做好公共服务,新辟、优化公交线路280余条,布局公共自行车服务点574个、配备车辆2.42万辆;当好交通“先行官”的同时,产业拓展灵活多样,筹资融资有条不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向“十四五”,萧山交投集团蓄力再出发,继续加强交通建设的同时,通过实施“1336”战略,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投资、产业整体布局、公共出行服务“三个一流”,打造现代市场化国有企业。
回眸“十三五”:书写时代奋进的壮丽答卷
“十三五”,是萧山交投集团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生动纪实。围绕“抓转型、调结构、拓发展、促改革”的工作要求,坚持“适度超前、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推进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完善体制机制,在“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产业发展”三大业务板块上持续发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助力萧山城市发展。“十三五”期间,萧山交投集团以“交通道路、房建配套、城市绿化”三个区块为抓手,持续推动萧山区交通路网体系建设、老旧社区改造及城市美化工作,总计完成政府重点投资项目250亿元。
尤其是在交通建设方面,5年间共完成道路建设总里程约200公里,重点推动“22688”交通工程建设及区内部分热点道路改建,累计完成11项大型交通工程建设,大大优化了萧山路网体系中的“主、支干路网”。今年11月23日,03省道(G235国道)河上胜达包装至楼塔19省道段开通,极大改善了萧山南片百姓的出行条件。
与此同时,积极配合落实高品质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区内19个镇428条总计512公里的低等级公路改造提升;推动机场高速绿化美化、浦阳江景观提升、“美丽公路”等系列城市质感、美感提升项目,为萧山区“美丽大花园”建设添砖加瓦。
民生服务用心用情,疫情期间彰显担当。“十三五”期间,对标国际化服务标准与高品质城市公共出行,萧山交投集团不遗余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交通方面,围绕市民出行需求优化线网结构,新辟线路49条,优化线路235条,延长服务时间线路25条,开通守时班线13条;完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布局574个,配备2.42万辆车辆;窗口服务方面,全面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内部素养、提升服务水平,公交“三来件”办结率、反馈率、满意率分别达到100%、100%、99.4%。
今年年初,23名湖北籍中国美术学院校考考生因为疫情滞留在萧山近2个月。湖北“解封”后,属地政府一方面协调湖北当地将考生送回老家,一方面组织包车。接到任务后,萧山交投集团安排车辆和驾驶员,加班加点进行运输方案的确定以及运输流程报备工作。3月20日,“专车”将23名迫切希望回家的莘莘学子安全送达湖北钟祥。
产业拓展灵活多样,筹资融资有条不紊。“十三五”期间,萧山交投集团聚焦协同发展,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培育与布局,提升产业结构质量和持续发展能力。其中,在“物流”板块,完成义桥作业区码头一阶段工程建设,成立了义桥作业区项目经营公司,启动了码头试运营,拓展货运港口运营管理、装卸服务等业务。与此同时,集团积极开拓融资渠道、深化资金统筹、强化资金运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与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最大程度的资金保障。
展望“十四五”:擘画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蓄力再出发,放眼“十四五”,萧山交投集团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追求深化转型成为一家具备较高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企业信用等级由目前的2A+向更高资质努力。同时,切实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扛起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开启建设现代市场化国有企业的新征程。
美好蓝图初步绘就,如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十四五”期间,萧山交投集团将实施“1336”战略,即:一新三建设,三化六支撑。
不遗余力推动交通先行
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1336”中的“1”指的是“一大革新”,以大革新为核心理念全力推动集团体制机制、产业发展、工程管理、公共交通、融资筹资等方面的创新。
其中,在公共交通方面,通过综合考虑城市交通、城市布局、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以城市道路总体规划和布局为蓝本,统筹考虑城市公交客运走廊、客运集散点、民众出行需求、交通道路布局情况,构建层次更清晰的地面公交网络,促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和快速路网“三网融合”;实现“接、延、转、新”四位一体(即接通地铁连接线、乘车功能需求延伸、长短结合中转换乘、营运服务新举措)的营运服务新模式。
“1336”中第一个“3”指的是“三大建设”——路网体系、旧城改造以及城市美化。
路网体系大建设中,将以“交通强省”战略为总指导、杭州市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为施工图,以萧山区“半小时交通圈”为短期目标,以一流交通路网体系为远期目标,全力推动高架快速路、主支干道路与城市基础交通配套建设。
短期内,计划完成萧山区“22688”交通大会战项目,形成“两主两支线、三路四高架”的路网体系;亚运会后至2025年,将聚焦创新驱动转变,进一步构建“枢纽互通、快速交织、高架成网”的格局,聚焦民生热点道路,启动“破解断头路、窄专项行动”与“民生堵心路扩建行动”,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多层次网络布局,打造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持续提升萧山区路网体系的民众满意度。
塑现代市场化国有企业
“六大支撑”构建大创新格局
在持续推动交通先行的同时,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萧山交投集团将在“十四五”期间切实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完善企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塑造现代市场化国有企业。
“1336”中第二个“3”指的是“三大变化”,即产业多元化、资产优质化、服务标准化。
其中,产业多元化是以“现有产业培育、劣势产业革新、新兴产业引入”作为多元化发展的三大举措,有序推动产业更替工作;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以优化集团产业布局与架构为立足点,以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潜力为根本,集中梳理现有产业、制定产业引进计划、洽谈意向产业投资方,立足发展实际加快推动产业引进与培育工作。
资产优质化,是以“资产架构调整、劣势资产转化、优势资产引入”作为集团资产优质化的导向开展“资产五年提优行动”,实现整体资产总额、经营性资产占比、优势资产占比大提升。
宏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技术等因素的支撑。“1336”中的“6”就是“六大支撑”——机制支撑、资金支撑、科技支撑、人才支撑、党建支撑、文化支撑。“十四五”期间,萧山交投集团将全力推动各项机制与模式革新、加大外部优势资源注入、持续稳固内部根基等工作,以“六大支撑”来构建“大创新”格局,努力取得筹资融资模式、工程管理体系、资产运作创收、人力资源体系、公共交通格局、产业平台建设等“6个新成效”。
通过实施“1336”战略,“十四五”末,萧山交投集团期待实现“三个一流”,即“项目建设投资一流、产业整体布局一流、公共出行服务一流”,形成筹资融资有力、资产结构合理、产业体系健全、经营运作有效、建设投资稳固、人才储备殷实的现代市场化国有企业。
□本版文字 高祎钦 韩宇波 崔义刚
□本版图片由杭州萧山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