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之道

漫议刘邦无赖

说刘邦无赖,绝非笔者轻慢,而是自古有之,太上皇刘太公就曾用这两个字骂过自己的儿子。品读司马迁《史记》中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郦生陆贾列传》诸篇,似乎还真能发现刘邦的许多无赖之举。

刘邦,字季,沛丰邑中阳里人,汉之高祖。刘邦从小“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刘邦当上亭长之后,常以轻慢戏弄衙门官吏为乐。他好酒及色,经常到王媪、武负那里赊酒喝,喝醉了就倒卧在酒店里。到年底,店家常常把赊账打折处理了事。单父人吕公与沛邑令是好朋友,为避仇家举家搬迁到沛邑安家,当地豪杰官吏一听邑令家有贵客,纷纷前往祝贺。邑令属官萧何主管接待,就对宾客说:“贺礼不满千金的,请坐堂下席位。”刘邦大摇大摆递上名帖,高声唱道:“贺钱一万!”实际上名帖里没有一分钱,活脱一副酒宴上吃霸王餐的市井无赖嘴脸。萧何当场揭穿:“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不料吕公慧眼独具,不仅请刘邦上座,还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了他。

刘邦出身平民,读书甚少,从骨子里看不起儒生。他经常轻侮儒生,骂郦食其“竖儒”,骂娄敬“齐虏”,骂随何“腐儒”,身边的儒生几乎被他骂了个遍。郦食其求见,刘邦拒不接见。郦食其发了火,让门房滚进去报告:“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刘邦才肯见他。郦食其进去,却见刘邦叉开双腿坐在床上,让俩女子给他洗足,显得傲慢无礼,引得郦生又批了刘邦一顿,刘邦才老实。不过,这还算好的,郦食其来之前,他的一个在刘邦那里当骑兵的老乡就曾告诫他:“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骂人倒也罢了,居然还当面摘下人家的儒帽当尿壶,这就显得有些无赖相了。

刘邦的无赖,还表现在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上。项羽灭秦后,自称西楚霸王,“分裂天下,而封侯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领兵就汉,明里烧绝栈道,示项羽无东归之意,暗里却趁项羽伐齐之际,“决策东向”,挟五路诸侯兵马偷袭项羽后方,结果被项羽打得一路逃窜。项羽与刘邦割鸿沟中分天下之后,归还了刘邦父母妻子,即遵约引兵东归,刘邦却率兵从背后追杀项羽,并用张良计联合韩信、彭越共击项羽,最后在垓下消灭了项羽。

刘邦的无赖,在对待家人问题上也不例外。彭城大败后,刘邦在逃窜途中,“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刘邦躲进广武,为逼刘邦出战,项羽“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又耍起无赖来,说他和项羽同受楚怀王之命,约为兄弟,所以他老爹就是项羽老爹,现在项羽要烹自己的老爹,就请分他一杯肉羹。刘邦称帝后,置酒未央宫大宴诸侯王,刘邦向太上皇敬酒,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看看,像不像一副小人得志的无赖嘴脸?

综上所述,若按常理、以常人论之,刘邦的确像个“无赖”。然而,刘邦并非平常之人,他是乱世枭雄,是真命天子,是大汉王朝四百年基业的缔造者,因而我们不能以常人、按常理论之。他的无赖,或许是一种权宜之计,也或许是一种帝王谋略。如刘邦虽对儒生轻侮谩骂,但他善于听取郦食其、叔孙通、陆贾、娄敬、随何等儒生的建议,并能付诸实施,取得楚汉之争和建立大汉的胜利;再如对待项羽的出尔反尔,这是敌我斗争中谋略,只要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可谓是政治家的大智慧。还有,刘邦虽然貌似“无赖”,但他善于广结人心,他本是贪财好色之人,但他入咸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并召诸县父老豪杰“约法三章”,废除秦之酷刑,使他大得民心。因此,刘邦的种种“无赖”,完全掩盖不住他那大汉天子的神圣光芒,根本无损于他开创四百年大汉基业的光辉形象!

概而言之,刘邦是一位具大智慧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看似轻侮无赖却能善结人心,貌似嬉笑怒骂却能从善如流,欲念甚多却能自我克制,自身缺陷不少却能举贤任能,这些恰与项羽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使他成为楚汉之争中的最后胜利者。作为开国帝王,刘邦所建立的一整套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文化政策,不仅开创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雍容大度的大汉帝国,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作出了卓著贡献。毛泽东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沈志权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2021-08-07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144467.html 1 3 漫议刘邦无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