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海盐县正式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十四五”期间,海盐将努力实现涵盖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工作目标的“十大梦想”,向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目标持续奋进。
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行在交通。如何打好“十四五”开局,今年来,海盐县交通运输局以党建引领,全力以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七讲七比七争”党建高地创建行动,狠抓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构建新时代“大党建”工作格局,去引领高质量发展,并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党建高地更能激发交通建设的蓬勃力量。海盐交通将深入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加快推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海盐板块建设,为奋力打造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金南翼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保障。
把临时党支部打造成“红色堡垒”
堡垒在哪里,先锋模范就在哪里
如何将党建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如何打造党建特色品牌,近年来,海盐县交通运输局以强化基层党支部服务功能、提升党员奉献意识奉献精神、打造独具特色基层党支部品牌作为工作重点,进行了不少探索。
“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工地上”,一个临时党支部就是一座红色堡垒,这是海盐交通人砥砺前行的大本营。为了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基层,海盐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倡导支部共建和设立工程项目临时党支部,以推动交通建设大干快干。
局属海盐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以品牌理念抓党建工作,全力打造“盐途筑梦”党建品牌,强化品牌引领和品牌示范效应,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牢固树立“党建+”理念,打造“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建进工地”等创新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建促生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指挥部作用、发挥党组织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成功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为海盐交通发展点燃“红色引擎”。有力地推动了6个续建、1个新建、4个前期重大项目。
今年上半年,在疏港公路秀洲至仙居公路海盐通元至澉浦段新建工程(武袁公路-澉浦大道段)项目部,顺利召开了疏港公路临时党支部第一次党员会议。会上支部书记作专题党课,并向党员赠送了红色书籍,党员们分享了多则党史故事和平日工作中的感想体悟。“很高兴能收到《信仰的力量》这些宝贵的书籍,建设在项目工地上的党支部实属不易,正是因为信仰我们才有今天的美好生活,才能建设明天更好的未来。”
疏港公路临时党支部是创新“党建进工地”的试点,其成员包含了业主、工程施工、监理以及设计单位重要岗位的党员,是相关工程推进、思想教育、廉政建设等工作交流、沟通、学习的重要平台。“党建进工地”临时党支部的组建,有效提高了党组织对工程项目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工程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建设“交通强县”,实现海盐蝶变跃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七一”前夕,海盐县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支部被海盐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顾中华获交通运输系统“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该中心在推进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升界桥重建工程中,与施工单位浙江鼎盛交通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共同打造平安工程、品质工程、廉洁工程。在党建工作的引领下,今年1-6月,升界桥重建工程经受了连续降雨、台风“烟花”等考验,完成年度投资62.2%,10月底前主跨合龙的目标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把民生需求作为工作落脚点
群众要什么,引领发展就围绕什么
展望“十四五”,海盐将努力建设“两桥之间黄金海岸经济带、长三角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湾滨海魅力之城、新时代富裕智慧之城”,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离不开交通先行。
交通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于百姓出行,是民生交通的回归。近年来,海盐交通部门以党建引领,全力推动交通服务高质量发展,围绕农村公路路灯亮化、水上服务区、客运站、公交站点深入开展交通公共领域服务大提升行动。
自6月份以来,海盐交通部门对全县主要道路尚未亮化路段安装电力LED路灯,涉及全县9个镇(街道)共94条路段,总计约203.5公里。使用单灯控制系统,并接入智能平台,统一数字化管理运维,减少光源污染。道路亮化工程是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现乡镇活力与繁荣的一张名片,更是彰显乡镇文明与社会民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城乡居民夜间出行安全提供保障,让夜晚的海盐成为美丽乡镇的一道靓丽风景,也点亮了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新生活。
在上半年,海盐还大力推进水上服务区服务大提升,对白苎综合服务区和元通待泊区进行基础设施、便民服务、安全管理、绿色环保、文化建设、船员驿站以及拓展服务进行改造。
如今,一个全新的“船员驿站”呈现在市民眼前。完善的船舶停靠、充足的生产生活供给、有效安全的应急保障等,无一不体现着新型水上普通服务区的基本功能和服务能力。该工程的改造提升不仅解决了泊位紧张、加水、岸电、垃圾上岸等问题,完善了加油、信息咨询和应急求助等生产配套供给,确保了绿色生产、船舶污染物得到妥善处理,同时还加快了主题服务区建设,“船户驿站”美化了人文环境,增强船民和附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将执法为民理念贯穿始终
运输市场的焦点,就是管理服务的重点
除了在水上提供更优质交通服务,民生交通的细节还体现在公路执法上。G525国道海盐段治超站上新改建的“司机之家”就获得了司乘人员的一致好评。经过精心打造,这座全新的“司机之家”内崭新的桌椅、空调、电视、茶水、各类书籍、保健箱等日常用品一应俱全。司机在这里可以休闲聊天、耐心等候。如果长途跋涉累了,隔壁就有一间20平米的房间可以睡觉。在大楼的最西面还有卫生间、洗澡间,全方位为广大货车司机提供一个安心休息的驿站。
这是海盐县交通运输局凝心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的新举措。建设“司机之家”是落实交通文明执法的重要举措,也是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司机之家”建设,可以有效保障司机在途休息,预防疲劳驾驶、危险驾驶等行为。同时,利用这一载体及时进行驾驶技能教育、安全提示等服务,可以从根本上增强货车司机安全文明驾驶素质,大幅提升道路运输服务安全生产水平。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推进执法规范化水平,有效减少人为干扰。海盐交通部门上半年完成重点货运源头企业数字化管理工作,走访企业40余家次,实现19家货运源头企业计量称重设备检测数据和监控视频全部接入省超限运输治理监管平台,新投运G525国道和武袁公路3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电子检测系统,以服务前移、数字管控减少交通违法行为,为高水平建设交通强省提供法治保障、构筑清廉防线。
◎本版文字◎ 周仪 朱燕芳
◎本版图片◎ 由海盐县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