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点
建设智慧城市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近日,嵊州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上线“啄木钉”城市管理全民协同平台。市民只要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就可以扫一扫“啄木钉”二维码后拍照上传反映情况,通过审核后还可领取1元红包,重复件自动奖励0.1元,上报的问题将在15天内处理完成。该平台推出仅2天,就已受理办结10多起城市管理案件。
——9月7日《绍兴晚报》
城市管理当中的“技术含量”,首先在于定位正确,走的是群众路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单靠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有限人手去查证明显是不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市民对于城市管理问题具有足够的发言权,也正是通过他们的实践才能检验出真理。
9月1日16时19分,一位市民通过平台反映嵊州市经济开发区一雨水箅子缺失的问题。9月2日上午8时46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就处理好了该问题,并上传修复后的照片。可见,“啄木钉”可以让市民朋友既做了好事,又得到实惠,更激发了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度、支持度和参与度,有关部门当然就容易征集到好用、实用的意见建议。
城市管理当中的“技术含量”,其次在于简单实用,使用起来方便。“啄木钉”城市管理全民协同平台成功的地方,在于硬件上的支撑,总结起来就是简单和实用,市民使用起来很简单,发现问题可以直接用手机“扫码上传”,而平台自身又很“实用”,可以通过AI技术、GPS定位等数字技术实现系统自助式服务,内部高效协同流转、智慧治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智慧城市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就是要开发更多“技术含量”,通过方法方式的改进,既要让群众有意见敢提,又要让群众有意见能提,从而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事实上,只有运用技术手段畅通诉求渠道,才能广泛集中民智,切实推进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
□特约评论员 徐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