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以路为媒 共享共富

——景宁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加快推进“路产融合”之路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与征程上,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为推动农村公路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养护、高效化运营的全面发展,开始探索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深度融合之路。

以路为媒,投入使用“畲乡e路通”APP,全面提高“路长制”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联合“蚂蚁探路”平台,助力打造“畲乡天径”品牌路线,推动乡村振兴;畅通美丽“四好农村路”,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乡村百姓打开幸福美好生活路……畲乡公路人正一步步让山区成为令人向往的幸福美好家园。

数字公路

全力推出“畲乡e路通”APP

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1977.99公里的公路中,农村公路就有1893.65公里,占比达95.7%。在点多、线长、面广的农村公路上,养护管理成为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随着农村公路“路长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尤其是“路长制”APP的投入运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便找到了突破口。

今年7月16日,景宁在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现场会上,举行了“畲乡e路通”APP开通仪式,并对所有与会人员进行了操作技能培训。作为一款“路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畲乡e路通”APP的投入使用,为管理者提供“建、管、养、运”痕迹记录,也让“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数据实现了全程可视化。

“畲乡e路通”APP是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推出的一款由景宁联通公司携同省联通产互公司建设研发的突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的APP,这款APP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公开、隐患排查、便民服务、便捷考核、信息宣传等6个方面的数字化建设,形成了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贯通、分级管控的路长制大数据服务体系。

有了这款“路长制”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极大地推进景宁公路管理数字化、高效化。同时,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搜索、新闻资讯、一键拨号、信息公开、曝光台、投诉上报、工作台等功能,将更有利于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农村公路管理,人人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变得更为简单、高效。

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主任陈孟嘉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发挥公路数据在智慧公路中的核心地位,构建“掌上一张公路网”,依托“畲乡e路通”APP,全面提高“路长制”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从手掌上实现人、车、路等感知全覆盖,先试先行“数字交通”建设,是景宁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以路为媒

助力打造“畲乡天径”品牌

修好“幸福路”,迎接八方客。如今,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一条条农村公路,宛若一条条跃动的血脉,川流在山野和村落,成为了统筹城乡的纽带。而这一条条隐藏于景宁的“畲乡天径”要让更多的人知道,通过以路为媒,打造“畲乡天径”品牌,让更多的畲乡风景、畲家味道被人喜爱,甚至于流连忘返,是一条值得探索与尝试的好路径。

10月17日,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联合“蚂蚁探路”平台举办了“畲乡天径”体验活动。在活动上,G情杭州俱乐部召集30辆越野车,100多人聚齐畲乡,尽情驰骋浙西南最美畲族风情线——张山岙至张村联网公路。

这条环敕木山度假区的盘山公路,路线全长29.916公里,横贯海拔1519米的敕木山麓,途经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惠明茶园、汤氏仙迹和10个特色畲寨。从县城出发,公路依着敕木山环旋缠绕,像是盘在群山中的丝帛,公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打开车窗,深呼吸一口气,满满都是山野间大自然的气息。

车友李泽瑞体验完这条别具特色的盘山公路之后,表示:“这次来景宁真的不虚此行,这条路线非常有特色,串联了10个畲寨,山路沿途的视野开阔,难度系数也不高,非常适合大车队穿越。”

都说,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今年,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积极引进“蚂蚁探路”平台,加速公路智慧信息化的建设,并以打造“畲乡天径”品牌路线为契机,通过线路串联乡村,让景宁的美丽山路带动乡村,促进自驾游、农家乐和民宿等生态产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全国最大的素人直播平台,杭州锤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直播团队6个主播也开始入驻景宁东弄,平均每个主播每天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1万人次,粉丝线下引流进到东弄村去体验畲族文化的人平均每天有70人左右,这也是今年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中心探索路旅融合、路产融合,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意探索。

陈孟嘉表示,通过常态化开展山路自驾活动、直播活动,可以盘活闲置山路资源,打造路旅融合产品线,吸引全国车友及游客通过景宁美丽的农村公路了解景宁、走进景宁,观畲景、住畲寨、品畲味、购畲货,带动山路沿线乡村发展,同时也为少数民族乡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景宁公路样板。

以民为本

奋力开启“共同富裕”新篇章

“道路通了,还要顺畅。”对于“畅”的诉求,源于对乡村振兴的迫切希望。2021年省级民生实事,景宁畲族自治县要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96公里,其中窄路基路面提升改善100公里、路面大中修93公里,安防工程3公里;县级民生实事,要完成危桥改造100座。特别是,农村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一年就完成了任务。这些美丽、舒适、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为带动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驱车沿着美丽的农村公路驶入郑坑乡,一条条整洁、宽敞、通畅的四好农村路串起一个个静谧的乡村,勾画出了一幅美丽悠然的田园风光。在郑坑坳门、茶山基地,靓丽干净的“四好农村路”样板路段和交旅融合成效示范点,迎来了众多游客的驻足观赏。

郑坑乡位于华东“第一大峡谷”炉西峡谷入口处,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土猪、大米、高山红茶等物产丰富。尤其是秋天,稻米金黄、天空蔚蓝,郑坑梯田上呈现的是一场充满色彩与浪漫的约会。而这一神奇壮观的景象已成为畲乡景宁特有的一张名片。

“四好农村路”虽说修的是路,但改变的是城乡面貌,带动的是产业发展。道路顺畅了,乡村的优质资源就有了对外输送的通道。如今,郑坑乡出产的生态大米可以卖到每公斤12元,即便如此,仍然成了抢手货,许多来自云和、永康,甚至更远大城市的客商依然慕名而来,在田间收购稻米。

道路畅通了,自然也打开了“两山”转化的通道。郑坑乡有效推进全域乡村景区化,拉动村民致富增收,实现了畲族村生态美、文化美、人文美、产业美的华丽涅槃;大均乡通过畲族姑娘直播带货、开起农家乐,以及引进伏叶花卉产业园、畲画馆等生态旅游项目,村民收入节节升高;鹤溪街道以“车路双通”助推“经济双增”,有效推进村民发展景宁600高山生态农产品、精品惠明茶、特色食用菌产业发展,以及景宁百鸟朝凤文化旅游度假区,为畲民未来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今年,在景宁全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现场会上,吴海东副县长指出,要不断深化“四好农村路”内涵,拓展“四好农村路+”外延,探索形成“四好农村路+”特色经济、乡村旅游、历史人文、休闲体育、养生健康等大量新业态和新模式。

陈孟嘉表示:“‘四好农村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保障,运营好是目的。以路为媒,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产业路、生态路、富民路、旅游路,为乡村群众打开幸福美好生活路,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是我们实实在在,必须要做好的要事。

◎本版文字◎ 朱国金 叶超

◎本版图片◎ 由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发展中心提供

2021-10-30 ——景宁交通运输发展中心加快推进“路产融合”之路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170660.html 1 3 以路为媒 共享共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