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蒋赛乐的提问立刻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千岛湖、丽江……一个个地名从学生们的口中蹦出。“那么同学们知道安吉余村,知道塞罕坝吗?”昨天,在余杭区闲林和睦小学的报告厅里,79位余杭区小学老师和该校45位小学生共同上了一堂思政课。此次活动由余杭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举办。
今年9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举行了“2021年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综合能力比赛”。闲林和睦小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摘得第一名。在该校校长陶彦敏看来,该校打造的思政课团队功不可没。该团队老师刻苦研磨,已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听讲又具有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之路。昨天的公开课正是该校思政课团队的一次集体成果展示。
“以生活付诸新知,以新知付诸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闲林和睦小学的蒋赛乐老师,就是选用这句话作为这堂展示课的主题。
“说起我成为思政老师的初衷,还要感谢我的儿子和女儿。”平时蒋赛乐在家都会给孩子们讲授一点学科知识。但随着儿女的成长,她发现,仅仅是专业知识并不能引导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政课刚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因此,她便一头扎进思政课的研究。也就有了这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如何能让学生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呢?蒋赛乐将目光投向了身处的闲林街道。
闲林街道依山傍水,邻接有“城市之肺”之称的西溪湿地,正是这独特的地理环境,给了蒋赛乐很好的启发。多年来,闲林街道一直致力于发展环保事业,从早期的“五水共治”,到最近的“以鱼养水”,这些环保举措都为闲林人所熟知。同时,蒋赛乐又利用学校劳动基地的鱼塘,让学生们从身边就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由远及近,深入浅出,从塞罕坝林场到学校小池塘,蒋赛乐的这堂思政课让学生们了解到,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实践。“要让他们走出课堂后还会去实践。”蒋赛乐说。
“扣对衣服容易,扣对人生不容易”
年轻的邵胜男,2019年进入学校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开启了她人生的新篇章。作为小学低年级的任课老师兼班主任,邵胜男平时的工作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关注及引导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教书容易,育人难。如何让年龄较低的小朋友们领会到要做新时代的好少年、要做好国家的小主人,邵胜男绞尽了脑汁。
一次偶然的机会,蒋赛乐找到了她并递给她一本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邵胜男回忆道,当时蒋赛乐将书递给她,并告诉她学校目前成立了思政课程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杨晶老师带队,自己则负责高年级学生的课程,现在就缺一名低年级学生的老师,非常希望她的加入。听着蒋赛乐神采飞扬的讲述,看着书中生动活泼的故事,邵胜男感觉突然找到了方向,这不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育人的方法吗!她很快就接受蒋赛乐的邀请,加入了思政课程的队伍。
结合书本中的内容,邵胜男研究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她将课堂从书本搬到现实生活中,比如让同学们上讲台扣扣子、让同学们记录下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人类美好的品质,从而引导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做到“育人”这件难事。
“扣对衣服的扣子容易,但扣对人生的扣子可不容易。引导他们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很重要,同样教师承担起‘引导’这项责任也很重要。”作为一名班主任,邵胜男认为思政课的“引导作用”是双向的,“它有助于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给孩子们的生活增亮”
从教21年的杨晶于2009年开始兼上思政课。经过多年学习研磨,她有所成长收获。但由于工作安排,伴随她一起成长的多名思政老师相继调出学校。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让作为教研组长的她开始思考如何让学校的思政教学跟上时代。她从年轻教师中寻找合适的人选,并且就此组建起一支30余人的思政课团队。
在集体研讨教学的过程中,该团队人员深入学习。她自己在2021年杭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综合能力比赛上获得了第一名。她认为这就是团队的学习力量。
杨晶介绍,新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对高低年龄段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书中内容通俗易懂,她便让队伍中的老师们尝试开展教学。让她欣喜的是,该项课程开展后学生们反响非常热烈。
“我个人非常喜欢上思政课,因为能给孩子们的生活增亮,同时任课教师也很容易获得满足感,这是一堂可以收获感动的课。”杨晶笑着对笔者说道,她认为在“双减”思想的熏陶下,思政课堂的“行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且十分有意义。
“有接触,有吸收,有幸福感,这是思政教学给我最深的感触。”邵胜男说。
校长陶彦敏表示学校非常重视思政团队的建设:“我们根据学生读本研发了系列微课,也正因为思政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学校的思政课获得了许多荣誉和肯定。”
对这支思政教学团队来说,热爱与传承是她们研磨教学的动力,她们也希望能够在集体的作用下,将思政课发挥真正的效用。
□王诗颖 陈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