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报讯 11月25日,2021年宁波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现场会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沈海高速连接线(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召开。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主任项柳福、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海达参加现场会,宁波全市100多位交通运输系统及建设管理负责人现场参观学习。
在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工程施工现场,大家看到的是一幅幅智能化、现代化的建设场景。架桥机挥舞着铁臂,将箱梁稳稳地架设在桥墩上,这些箱梁“大件”均是通过智慧化手段生产。项目打造了工业化T梁场、智慧梁场,应用墩身喷淋养护、T梁蒸汽养护等诸多先进手段,不断提升智慧化水平。
其中,TJ-1标智慧梁场是高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的一个“利器”。该梁场采用“梁场互联网+”先进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录入相关数据,采用终端设备扫描即可了解相关信息。此外,智慧梁场利用BIM技术对预制梁进行精细建模,利用钢筋碰撞技术确定各种钢筋的精确制作尺寸,保证钢筋安装准确。BIM技术还可以完全模拟生产过程,预警质量控制点,提前把控施工质量。
TJ-3标是又一福智能化场景。其PC构件模台流转自动化生产线作为工厂化生产模式的T梁预制场,引进了机械化生产设备,实现预应力T梁构件智能化生产。不同于临时梁场,在项目完成施工后,这条生产线仍是一个可继续进行T梁预制的永久性工厂,每日可生产梁12片。相较于传统露天T梁生产基地存在的技术落后、产能不足、管理混乱、劳动强度大、受外界雨水温度影响大等缺陷,有效提高了T梁生产效率和品质。
由于项目建设傍山路段较多,地形起伏大,对高边坡进行精确检测至关重要。对此,项目应用物联网光学非接触测试与安全评价系统,可直观地获取高精度全场位移,高效率、低成本守护结构安全。
另外,象山湾疏港高速共有4座双洞隧道,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项目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其所探索的隧道荷载调节技术应用,可大幅提高结构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智慧化生产作为象山湾疏港高速的“硬核”实力,为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大动能。目前,项目已获得13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8篇论文,推动高速公路专业化、智慧化建设再迈新台阶。值得一提的是,象山湾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在征迁推进、党建品牌、平安工地、融资创新等各方面成绩均十分突出。
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是打造交通强国示范市的重要支撑。宁波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宁波交通将持之以恒推进平安百年工程系统建设。比如:在项目前期阶段,同步考虑建设需求,确保品质工程建设大纲与初步设计同步完成;在施工、监理招标阶段,增加相关条款,明确品质工程任务,实现品质工程的合同化管理等。
□吴宇熹 余明霞 杨海挺 廖文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