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良法善治,民之所向。
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现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人民群众对执法乱作为、不作为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这要成为我们厉行法治的聚焦点和发力点。
大刀阔斧,刀刃向内;顽瘴瘤疾,刮骨疗毒。宁波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直面人民群众关注的“痛点”“难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堵点”“盲点”,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让公平正义之光普照。
“我们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就是要维护好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交通执法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中,让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宁波市交通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廉洁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必然要求。”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让我们循着“要求看行动”,看一看宁波专项整治行动做得如何?
破
建章立制强宗旨,学史力行终为民
宁波市交通执法队高度重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全体执法人员签订“清廉执法”承诺书,做到100%全覆盖,同时还开展“一对一”全覆盖谈心谈话,主要负责人与中层副职以上干部进行面谈,部门负责人与本大队(处室)人员进行面谈,将责任传导至每一个基层执法站所和执法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不仅如此,宁波交通执法部门通过制度规范,不断健全执法依据。对照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和公平竞争审查要求,对各种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核确认继续有效32个,需进一步修改6个,废止12个,修订完成《浙江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宁波特有事项裁量基准》,组织召开《宁波市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修订调研。
此外,今年交通执法队“学史力行·执法为民”活动也深入人心,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交通执法”,相继开展了思想解放大讨论、执法监督大深化、为民服务大提升、宣传教育大巩固4大行动,组织开展了“热线架起连心桥”“法律服务贴心送”等民生实事,不断强化执法为民。
执法廉为先,轮岗避风险
4月,象山石浦汽车东站负责人来象山交通执法队反映:他们有一名员工因举报非法营运被“黑车群”威胁,要求执法队协助调查。
据调查,3月,石浦汽车东站工作人员发现携程网上疑似存在无营业证的“黑车”在从事非法营运活动。3月29日,象山石浦汽车东站一工作人员在携程网上买了一张象山至宁波的车票,通过短信提示在石浦某小区等待上车,同时该车站工作人员将此情况向石浦交通管理站作了举报。
石浦交通管理站2名执法人员接到该举报信息后,18时在短信约定的小区停车点等待,并对前来接客的白色浙B3G×××小轿车进行了检查,发现该车的确涉嫌非法营运。但奇怪的是,举报人的照片被重点标注出现在“黑车群”,受到了威胁,对他的生活造成困扰。而该照片曾作为执法队现场检查照片出现在执法队工作群,遂怀疑是从该群中泄露出去。
该事件对加强交通执法廉政风险点敲响了警钟,象山交通执法队立即开展了执法人员摸底调查。经核实,在同一个一线基层站工作10年-18年的人员有8人,存在利益输送和执法廉政风险。据此,象山交通执法队对基层站一线执法人员开展轮岗调动,对工作年限达到5年以上的副站长人员、工作年限7年以上的普通执法人员原则上进行轮岗。6月上旬,该队完成了27名一线执法人员的岗位轮岗工作,同时,举一反三,向全队人员作出情况通报,并加强层层执法监督,落实责任追究。
为深入推进“清廉交通执法”建设,宁波交通执法部门相继开展“基层站所开放日”“执法体验周”“一线零距离执法体验”等6场活动,邀请人大代表、群众、志愿者和新闻媒体现场体验交通执法工作,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强化外在监督。同时,宁波在制度与科技方面同步发力,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大力推广使用执法记录仪,新增配备执法记录仪80台,推动执法全过程监督;全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共办结案件5161件。
立
内练素质强本领,规范建设为民生
走进宁波市交通执法队四大队403中队,你会发现标识统一、鲜明整洁,各个功能室一应俱全,群众来办事,只需要按照门牌指引就能到达,老花镜、针线包等便民物品也一应俱全,执法队员的反光背心、指挥棒、执法记录仪等都按照既定的顺序和位置摆放,井然有序。不仅如此,规范制度上墙,严格按照流程和制度办事,群众接待室、党建文化宣传阵地、法制文化宣传园地,心灵驿站等独具文化特色的布置融入其中,氛围良好。
其实,这只是宁波市交通运输基层站所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的缩影。市交通执法队的19个基层执法大队(中队)执法场所标识标牌已同步完成更新制作安装,准确公开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实现执法人员信息上墙。根据宁波交通执法规范化建设计划,除已完成的3家省级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外,宁波年底前还将完成7家市级试点创建。
针对能力不强的问题,宁波大力推进执法队伍学习教育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分批开展全员执法业务培训。并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案卷制作比武、案卷评查和知识竞答比武等多项活动。让人振奋的是,宁波交通执法不久前在全省交通运输执法比武活动中获得了全省第二的好成绩,这不仅是案卷评查、知识竞答、执法规范的各种业务水平的竞技,更是交通执法专业水平和专业理解的比拼,这和平日里苦下功夫,不断磨砺自己的业务素质和实操水平分不开。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宁波交通执法部门对照评查标准,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全市主动撤销不当错误案件4件,主动退还罚款43200元,退还扣押和登记保存的车辆及证件18辆(件)。
生
心装群众作风优,百姓需要哪里就到哪里
“多亏了市交通执法队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完成码头的建成和投用!”近期,宁波冠保码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市交通执法队送来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廉明高效”字样的锦旗,感谢执法人员在冠保码头的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中为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
“海上施工风险较大,千万不能因为图省事、省材料而降低设施的安全性,更不能考验工人‘艺高人胆大’,而是每一步都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冠保码头的前期建设中,市交通执法队多次赴施工现场,对码头工程的作业平台搭建、外围护栏和便道焊接等质量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从业人员对施工质量安全的重视度,市交通执法队队员们三天两头往企业跑,开展《安全生产法》《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讲,从源头上督促做好工程质量把控。
同时,针对企业实际,市交通执法队还提出了针对性精简专项应急预案,在码头现场设置车辆行驶引导线,规范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多项建议。在执法队员们的热心帮扶下,宁波冠保码头有限公司按计划完成了码头的建设,并按规定顺利取得了《港口经营许可证》。
律师驻点勇担当,答疑解惑暖民心
9月底,海曙交通执法队引入了一支由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顾问团队入驻违法处理中心,在为行政执法提供法律辅助的同时,也为市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这是宁波首支驻点交通执法一线的律师顾问团队。
某日上午一上班,一位小伙子神色匆匆地来到海曙交通执法队违法处理中心,刚走进律师办公室,人都没坐下就着急忙慌地说:“我前几天送个老乡去机场,刚停好车就过来几个执法人员对我询问调查,最后说是我涉嫌非法营运,还把我的车给扣了,这怎么办呐,他们真的冤枉我了!”
“别着急,您先坐下慢慢说,具体是什么情况?”轮值律师拿出笔记本和钢笔记录起来。等到小伙子详细说了事情的经过,律师也知道了问题所在。原来,小伙子送的的确是老乡,但是最后收了老乡的“感谢费”,律师便开始从法律角度耐心地对小伙子进行分析引导,最终得到了小伙子的理解。
交通执法与人民群众日常出行息息相关,但与交通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有时“黑车”司机认识不到自己触犯了法规,执法人员只能一遍一遍耐心地解释,却不一定能得到他们的理解。现在有了律师,相当于在执法人员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法律顾问团队除了为群众排忧解难外,他们还是执法部门的“智囊团”和“监督眼”,一方面就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或进行指导,提高行政执法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作为执法过程中的第三方,起到有效监督执法,防范廉政风险的作用,这也是柔性执法、说理式执法的有效补充。
道远且长,虽远必达;心之所向,行必能至!宁波交通执法作风建设始终在路上!
□本版图文 吴宇熹 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