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聚焦

以“四心”激荡发展春潮

仙居:交通先行,铺就共富底色

一段历程,一段跨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仙居县综合交通发展史中不平凡且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走街串巷于仙居,一座座新时代和美乡村跃入眼帘,一个个致富项目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暖入村民们的心窝……漫步在这片希望涌动的土地上,处处皆能感受到“交通”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新气息。

交通是保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2021年,仙居县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仙居交通”)深入贯彻落实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和仙居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对标年度工作目标,动员全系统上下坚定战略定力,持续攻坚“四大突破口”,奋力创先争优,为交通现代化建设和“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顺心

交通先导 凝聚共富动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迈向新台阶

缓缓打开仙居县的交通地图,诸永高速和台金高速这两条高速公路交会于永安溪江畔的白塔枢纽,正好把全县板块均匀切分成了四块,各具地理风格特色。步入“十四五”,对照台州市高水平交通建设的目标任务,仙居县加快构筑外联内畅现代化综合交通——

2021年6月,总长51.66公里的金台铁路仙居段建成通车,仙居县不通铁路的历史就此终结;同年8月,金台铁路市域列车通车,进一步满足全县百姓出行的多样化需求,减轻客运压力;杭温高铁仙居段全速推进,预计2023年通车;仙居A2级通用机场以及神仙居风景区通用机场A3类通用机场加快谋划……

不仅如此,在公路网络架构方面,多年来,仙居县以“大路网”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干线公路、农村联网公路等工程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台金高速、诸永高速、351国道为主骨架,S321椒江-武义公路、S322临石线、S218东仙线等干线公路为主体,以农村公路为补充的“四横二纵”干线公路网络。

根据仙居交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8.11亿元,市对县考核投资完成率136.15%,居全市前列,增长率2.2%,排名全市第一。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仙居交通将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部署,抢抓我省高水平建设“交通强省”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深化综合交通改革,全力以赴推动交通运输事业迈向新台阶。

具体而言,全年力争交通投资增长10%以上,达到15亿元。开工建设351国道仙居界岭头至桐桥段、诸永高速埠头互通改建工程;持续推进杭温高铁、321省道朱溪至白塔段、东岭下至黄梁陈公路工程、下叶至皤滩道路工程等在建工程,加快实现高水平建设交通强县目标。

关键词 暖心

把准服务小切口 写好民生大文章

多举措突破出行“藩篱”

“下山前是一根藤上的苦瓜,下山脱贫了都是一根藤上的甜瓜。”老话中,经常用“苦瓜”和“甜瓜”来比喻走出大山脱贫致富带来的变化。想要富,先修路。让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丰厚,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前提条件离不开他们脚下一条条的农村路。这也是多年来,仙居交通日夜奋斗,为之拼搏的首要民生工作之一。

仙居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在全县实现村村通、村村硬化的目标后,系统上下紧紧抓住“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有利时机,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打造了东部永安·醉美田园环线和中部神仙居·诗画仙径环线,并全域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被评为全省首批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神仙居旅游环线获评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

现如今,随着“畅安舒美”的高品质农村公路的铺陈延展,仙居城乡的交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优化的发展投资环境,为全县实现高质量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另一边,乡村公路美了,村民出行的需求日益递增,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加快上马,实实在在改变了仙居老百姓的生活。

“以前我们要走路去乡里,现在村口就是公交车站,方便得很!”这几天,家住溪港乡大园村村民陈大爷高兴地说。大园村长期以来,村民出行十分不便,需要走几里路,才能搭乘安岭到横溪的班车,如今“五里梢”站亭的落成,不仅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仙居县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的缩影。

截至目前,全县已形成以仙居客运总站为主,5个乡镇客运站等组成的公路客运场站布局。“十三五”期间,在中心城区新建成5处公交首末站,新建公交停靠站316处。

公共交通客运服务更是连年优化——自2017年来,仙居县推行城区公交免费乘坐政策,并创新公交运营新模式,推

出5元一票制、招收即停、可以拼载的“微公交”;创新农村客运线路管理模式,目前已构建“城区至中心乡镇、中心乡镇至各乡镇、乡镇至行政村”的三级公交网络体系,全面完成村村通公交的任务,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5A级。

关键词 贴心

用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数字赋能速递“交通力量”

2021年,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此后,“数字化”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又一个标签。在此背景下,仙居县交通运输部门抢抓“风口”,全方位重塑全县交通运输业的形态、模式和格局。

奔跑在“新赛道”上,数字化改革的各项成果正在仙居全县渐次显露——

“交通部门指导我们网上申报这些材料,我们很放心,数据录入平台后,审批效率比之前高很多了!”下叶至皤滩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负责人拿着手中一摞资料跟笔者说。

“在家里先看好自己要坐的车子,掐好时间直接踏脚上车,上班下班时间不浪费。”家住车站附近的陈先生喜欢公交出行。陈先生告诉笔者,现在只要先登录“浙里办”APP,直奔“浙美仙居”里的交通出行,随时随地可以查询车站开往工作点的班车还有多久能发车,然后踩点出门上班即可。

仙居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称,为破解群众出行不便、工程办事流程繁琐等问题,仙居县交通运输部门探索打造“农村客运数智服务与监管”应用场景和公路建设“工程计量网上办”监管应用场景,并成功入选省交通运输厅第一版交通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清单。

以“农村客运数智服务与监管”应用场景打造为例,如今,公交查询模块已在浙里办“浙美仙居”栏目上线,其他各模块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公路建设“工程计量网上办”监管平台已正式上线试运行。其中,东岭下至黄梁陈村公路工程试点项目和下叶至皤滩道路工程项目已录入基础数据。同时,农村客运“便民行”、智慧停车“E服务”两项工作作为省厅浙里畅行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之一,成为第一批在“浙里畅行”上线的试点县之一。

交通执法也成为“新赛道”构建的重要一环。去年以来,乘“数”而上的仙居交通以数字技术倒逼监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效率和服务满意度为主攻方向,助推交通综合执法由传统模式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在开展交通执法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除多部门联合执法外,仙居交通还充分利用“非现场执法”系统,提升全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监管能力,为实现公路超限率总体下降,“百吨王”基本消除、“两客”车辆违法指标“双下降”,长效管控路域环境违法行为等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词 放心

破难题聚人心 坚持需求导向

“对症下药”缓解拥堵症结

便捷的交通始终是百姓出行最大的夙愿。除系统性谋划“微公交”线路布局外,开通火车南站公交专线、优化城区公交线路、引进共享单车……眼下,仙居县公共交通出行条件越发完善。

该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2021年来,全县以交通治堵“百日攻坚”行动为契机,结合交通运行情况,多措并举,一个又一个有质量、有特色的治堵任务紧锣密鼓地加速推进,实现了城市拥堵状况明显改观。

为提高堵点整改效率和水平,仙居县交通运输部门首先从持续抓工程治堵出发,截至目前,建成恒大世纪城公交首末站,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100%;打通断头路6条,新增城市道路长度2.6公里,新改建城市道路2.36公里;新建地下通道1座,新建过街天桥1座。不仅如此,总投资6065万元的环城南路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工程项目也于2021年正式启动。

在破解“停车难”方面,仙居交通创新交通需求调控,全域新增公共停车位2045个,节假日对外免费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243个。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神仙居智慧化停车项目建成投用,成为仙居县持续挖掘智慧交通能力的生动写照。该项目通过整合环神仙居周边各类停车场,在节假日期间建立景区车辆通行证管理制度,并设置智能道闸,有效缓解了节假日景区行车难、停车难等交通问题。

高效能推进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的另一个有力印证,体现在打造“数字神仙居”数字化项目上。2021年至今,仙居交通积极建设“畅游神仙居”态势感知一张图,搭建环神仙居联勤联动指挥应用,确保全县景区周边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顺畅。

事实上,交通治堵的背后,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一把标尺。对此,仙居交通不断做着诸多有益尝试,通过抓好城乡公路建设、开展主城区“清障治乱”专项行动、慢行道“绿色畅行行动”“早夜市集中整治”行动、盲道补增施工、路内停车位清理施工、劝导流动摊贩等,有效地规范了城区秩序,让文明交通出行深入人心。

如今,2022年大幕渐起,在昂扬奋进的洪流之中,仙居县交通运输系统将锚定任务,通过推动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高品质农村公路、加强道路运输服务转型升级、提升交通执法水平等,继续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为打造“四个仙居”,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谱写现代化中国山水画城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本版文字 陈保罗 张诗雨 方露露

□本版图片 由仙居县交通运输局提供

2022-01-27 以“四心”激荡发展春潮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199056.html 1 3 仙居:交通先行,铺就共富底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