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路通社

在南京祈祷“和平”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在一次语文阅读作业上,我看到了一张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图片,内心非常震撼。暑假,便央求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参观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感受历史,了解真相。

去之前,我在网上查询资料,了解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建立,最初于1985年建成,1995年又进行了扩建,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千平方米,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去一次的地方。

在纪念馆外,我看到建筑物都是采用灰白色大理石垒砌而成,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受疫情影响,入馆需要预约,在门口还需要测温亮码,等待的时间较长。但是,我看到长长的队伍,大家都不惧高温,有秩序地排队等待。我想,和我一样关心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的同胞有很多很多,这很令人欣慰。

来到纪念馆,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座大约有七八米高的女人雕塑,这个女人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放飞和平鸽,她的眼神里温柔似水,充满了对和平的期盼。雕塑的下方正刻着“和平”两个大字。七月骄阳如火,整个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格外灿烂、神圣。

这次,我们预约到参观史料陈列馆。进入馆内,光线暗淡下来,一个个姓名牌,像高高的书柜一样从下往上连到墙顶,妈妈轻轻地说:一个名字就是一个无辜的中国人,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听了这句话,我的心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遇难同胞三十万,我知道这个天文数字,但无法想象那是怎样的场景。在史料陈列馆里有很多音视频资料,一幅幅充满血腥的画面,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一幕幕令人发怵的场景慢慢地在我们眼前展现。我们和其他参观者一起边走边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很少有人说话。也许是沉重的心情让大家无法轻松地交流。

在一幅油画前,我停住脚步,这幅具有特殊寓意的油画真是叫人过目难忘,脊背发凉:油画左边有两个日本军官,一个趾高气扬地站着,一个正擦拭着鲜血淋淋的军刀,脸上露出狰狞的笑容。中间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尸山的上面,一个小男孩儿正趴在母亲的尸体上痛哭。右边有一个和尚正将一具具尸体拖离尸山。地上血流成河,天空乌云密布,远处滚滚的长江若隐若现。这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

来之前,我已经知道这座纪念馆是围绕一座万人坑而建立。当我站在万人坑前,果然看到里面的尸骨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有的残缺不齐,有的则明显被子弹射得千疮百孔。在这些尸骨中,有妇女、有老人、有幼童,而更多的遗骨已消失不见。经过考古专家鉴定,日本人当年对中国老百姓用尽了各种残忍手段:砍头颅、钉铁钉、机枪扫射等等。在昏黄的光线下,看着这些介绍,我感觉空气都凝固了。

因为防疫要求,当天我们只参观了2个小时。走过“和平”雕塑出馆时,我的心思还沉浸在哀伤和震撼中。真实的血腥和战场,隔着80余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里,与我们遥遥相对,我仿佛听见一个苍老而清晰的声音正发出警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勇敢的中国少年,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不会任人欺负,只有世界和平,人类才有幸福生活!”

这振聋发聩的声音,让我精神振奋!让我们发愤图强,建设祖国,让我们积蓄力量,维护和平!

□作者: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506班 卢熠楚

□指导老师:王玉珍

2022-03-12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6 6 交通旅游导报 content_211997.html 1 3 在南京祈祷“和平” /enpproperty-->